5月16日,“點亮網絡文明之光”2025年網上主題宣傳活動在濱海城市大連正式啟動。本次活動聯動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等五個計劃單列市,邀請多位網絡名人講述網絡文明傳播故事,發起網絡文明傳遞行動,打造全國性正能量傳播矩陣,為青少年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注入新活力。
“連警小哥”單禹齊分享《我是“連警小哥”》
2018年,大連市公安局政治部宣傳處民警單禹齊通過新媒體賬號錄制大連話反詐短視頻,以“連警小哥”形象爆火網絡。通過拍攝懸疑短劇、聯合動漫IP等一系列創新性普法嘗試,實現了反詐宣傳“潤物無聲”的效果。2024年,大連公安對電詐預警勸阻438.9萬次,攔截涉詐資金1.2億元。
楊曉龍分享《好故事值得付出一切》
作為“95后”短視頻創作團隊的負責人,青島古麥嘉禾科技有限公司《名偵探小宇》欄目導演楊曉龍講述了以親身體驗丈量先輩奮斗之路,以青春視角重塑紅色精神記憶的故事。從16歲“殺豬能手”楊美玲的勵志成長,到“鐵姑娘隊”7年5個月劈山引水的壯舉,他們用鏡頭為樸素的情感和偉大的情懷“樹碑立傳”。
果小桃分享《照亮鄉土,連接世界》
知名環球旅行博主、寧波果燃文化創始人果小桃游歷過十幾個國家,她以數字技術為紐帶,在鄉村振興與國際傳播兩大領域架設文明之橋。她不僅用鏡頭守護涼山俄亞大村的納西族東巴文化,更參與寧波龍舟“劃”進保加利亞,生動詮釋了“文明從不對立,美好總能共鳴”的理念,既照亮鄉土,也連接世界,讓鄉土文化煥發新生,使中國故事更好傳播海外。
袁媛分享《世界青年網聚成光》
為踐行“為僑服務,傳播中華文化”使命,華僑大學華文學院黨委書記、福建省三八紅旗手袁媛牽頭創建“海外新聲代”工作室。29國200余名留學生原創900余期多語種短視頻,將廈門故事、福建故事轉化為跨越文化的“世界語言”,青年話語、融通中外搭建起文明對話的“數字新絲路”,用實際行動讓網絡文明交流互鑒之光傳遞到世界。
楊洸分享《繪制網絡文明“畫像”》
“我們究竟要構建怎樣的網絡文明?它藏在我們發的每一條評論里,轉發的每一條消息中,也藏在我們對不同聲音的尊重與理解里。”以此為出發點,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楊洸帶領團隊深耕網絡文明研究,連續發布《網絡文明藍皮書》系列報告,通過大數據分析網民行為、調研互聯網企業轉型、觀察網絡大V生態,探索多維度的網絡文明評估體系。
孫維民分享《讓紅色經典在互聯網綻放時代光芒》
一級演員、大連籍著名表演藝術家孫維民以不忘初心的藝術實踐,讓紅色經典在互聯網綻放時代光芒。這份藝術追求,讓《海棠依舊》等作品成為連接歷史與當下的精神橋梁,現場朗誦《大江歌罷掉頭東》感人至深。
網絡原創歌曲演繹《奔跑大連》
現場還發布了主題片《追光者自有光》,遼寧師范大學影視學院、大連藝術學院舞蹈學院、大連五四路小學等共同演繹了《點亮網絡文明之光 我們相約大連》,唱作人展示了300多萬網友參與競唱的網絡原創歌曲《奔跑大連》,展示網絡文明傳遞的力量。
本次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指導,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支持,遼寧省委網信辦、大連市委網信委共同主辦,大連市委網信辦、青島市委網信辦、寧波市委網信辦、廈門市委網信辦、深圳市委網信辦共同承辦,人民視頻、大連新聞傳媒集團提供媒體支持。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46-108.html“點亮網絡文明之光”2025年網上主題宣傳活動啟動
相關文章:
心酸說說朋友圈07-05
廠房租賃安全生產協議書12-28
業務經理辭職信08-17
童年感想隨筆01-30
簡歷的寫作格式及主要內容12-07
一本書的讀后感08-16
微信邀請函07-20
《戰狼》觀后感04-07
褒義詞英文單詞240個11-22
一個好地方小學四年級作文400字11-03
六年級第三單元作文10-26
澳門大學有什么優勢專業?11-03
龜兔賽跑活動教案12-28
世界知識產權日標語05-08
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預案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