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洛陽橋?qū)в卧~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旅游從業(yè)人員,通常需要用到導游詞來輔助講解,導游詞是我們引導游覽時使用的講解詞。優(yōu)秀的導游詞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天津洛陽橋?qū)в卧~,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天津洛陽橋?qū)в卧~1
各位游客們:
大家好!
洛陽橋,乍見這個名字,還以為是在河南洛陽市呢。其實,它離洛陽市有幾千里遠。它架在福建省的泉州市附近的泉州灣和洛陽江匯合的地方。洛陽橋是我國這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橋。
它始建于1053年,整整花六年時間才建成。石橋一共有1200米長,5米寬,有44座橋墩。橋上兩邊有扶欄。如今石橋只剩下31座橋墩,1188米長了。洛陽橋在建筑上許多創(chuàng)新。它采用“筏型橋基”,在沿橋梁中線的河底下,用許多大石條壘成橋墩。這里水深流急,石條拋下去后就會被大水沖走。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能工巧匠們反復試驗,尋找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們等待風平浪靜,潮水低落時,同時出動許許多多裝滿石條的船只,把它們同時填進江里。
就這樣,在水底壘起了一座長500米,寬25米的橋基,長長的橋基宛如一條水下長龍,靜臥江底。為了把水底那些堆積在一起的石條凝聚成為一體,使之不被大水沖塌,造橋的工匠們又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海底有一種長有貝殼的軟體動物,名叫牡蠣。它有兩個殼,一個殼附在巖礁上或者另一個牡蠣上,互相交結(jié)在一起,另一個殼則蓋著自己的'軟體。牡蠣繁殖能力很強,而且無孔不入,一旦跟石膠成一片后,用鐵鏟也鏟不下來。工匠們利用牡蠣的這個特性,在橋基上種牡蠣。果然,沒出幾年,牡蠣把零散的石條、石頭連成一個整體,又把沖散的石頭也膠合在一起。
洛陽橋基歷時900余年而不垮、不散,牡蠣功勞不小。這件事,可以說是建筑史的一大創(chuàng)造。鋪設(shè)在洛陽橋上的都是10米多長、又厚又大的石板,據(jù)估測,每一塊重達二三十噸。怎樣把這么重的石塊運到高高的橋墩上去呢?修筑橋梁的工匠們又從潮漲潮落中受到啟發(fā),采用浮運法。工匠們等到漲潮時,把石塊用木排運到橋墩跟前,借用漲潮的浮力,把石塊放置在石墩上。洛陽橋上的300多塊石板和上萬塊石料,都是采用這種方法架上去的。洛陽橋被人譽為“天下奇”,由此看來,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洛陽橋頭有一塊匾額,上面寫著“海內(nèi)第一橋”。
天津洛陽橋?qū)в卧~2
各位游客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洛陽橋連接洛河北的定鼎路和洛河南的龍門大道?,F(xiàn)代老洛陽橋,就是如今供非機動車和行人通過的洛陽橋,于1955年12月底建成通車,是滔滔洛水上的.第一座現(xiàn)代大型橋梁。他見證了洛陽新中國成立后的飛速發(fā)展,在洛陽的上世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以及八十年代前期,她都是洛陽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她已經(jīng)成為洛陽人心目中的功勛橋和圣橋。
這座大橋之所以被洛陽人稱作“老洛陽橋”,就是相對于在老洛陽橋東側(cè)建成的“新洛陽橋”而言。
新橋于1982年建成,新大橋?qū)﹂_四車道,比老洛陽橋威風得多了。新橋自竣工通車以來,接替退居二線的老洛陽橋,為促進洛河南北兩岸的交流融通和經(jīng)濟發(fā)展繼續(xù)做著貢獻,也使洛河上出現(xiàn)了雙橋飛虹的景象。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96-11675.html天津洛陽橋?qū)в卧~
相關(guān)文章:
寒假學生名著讀后感01-19
禮儀學習的心得體會12-31
教育實習心得11-28
店長的競聘書09-12
《開工第一課》個人觀后感心得10-19
教師節(jié)給老師的一封信09-14
跑步比賽作文08-10
攀爬的作文500字08-08
后悔個性朋友圈文案10-05
消防論文范文10篇08-15
感謝支持與信任的話語09-27
開心的心情朋友圈說說09-20
醫(yī)療質(zhì)量安全工作計劃11-13
2024年西部計劃支教工作總結(jié)(14篇)10-24
專項檢查工作總結(jié)范文08-24
轉(zhuǎn)讓工程協(xié)議書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