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凈沙 冬》原文、翻譯和賞析
《天凈沙?冬》是元曲作家白樸創(chuàng)作的一首散曲。這首曲子選擇一個黃昏的城郊作為描繪冬景的具體環(huán)境,通過清寒凄迷的意象,表達出一種悲涼和無望的孤寂心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天凈沙 冬》原文、翻譯和賞析,一起來看看吧!
天凈沙?冬
一聲畫角譙門,
半庭新月黃昏,
雪里山前水濱。
竹籬茅舍,
淡煙衰草孤村。
古詩簡介
《天凈沙?冬》是元曲作家白樸創(chuàng)作的小令。這首小令運用詩歌創(chuàng)作的傳統手法,構成了詩的意境。此曲選擇一個黃昏的城郊作為描繪冬景的具體環(huán)境,通過冷月、黃昏、雪山、水濱、淡煙、衰草、茅舍、孤村等清寒凄迷的意象,表達出一種悲涼和無望的孤寂心境。
翻譯/譯文
在一個冬天的黃昏,城門一聲輕響,一輪新月掛在半空,帶著雪的山前水流緩緩。竹子做的籬笆和籬笆內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詳的和諧。
注釋
⑴越調:宮調名。天凈沙:曲牌名,入越調。
⑵畫角:古代軍中用以昏曉報警的號角。譙門:建有望樓的城門,古代為防盜和御敵,京城和州郡皆在城門建有望樓。
⑶水濱:靠近水的.場所。
⑷淡煙:輕淡的煙霧。
賞析/鑒賞
白樸生于動亂之年,長于亡國之邦,于齠齔之齡就經歷了家國破亡之變,在兵亂中逃難,于流離中失母。父親白華先仕于金,后降于宋,終歸順于元,心情經歷非常復雜。這就是作者創(chuàng)作這首小令的心境背景。
這支曲子運用詩歌創(chuàng)作的傳統手法,構成了詩的意境。王夫之云:“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白樸的這首小令,在情、景之間,正追求著“妙合無垠”的境界。
此曲選擇一個黃昏的城郊作為描繪冬景的具體環(huán)境。開篇首句,就把讀者帶進了一個氣氛蒼涼的環(huán)境之中:在暮色中顯出輪廓的譙門,縈繞在譙門內外悠遠而哀婉的角聲,這是畫面的一側。接著作者將視線轉向四方:隨著黃昏夜幕的降臨,新月冉冉升起,月光斜照著半個庭院;山坡上覆蓋著白雪,山前溪流蜿蜒。水邊有著竹籬茅舍的孤村,升起幾縷輕煙,在衰草暮靄中彌漫著,擴散著。冷月、黃昏、雪山、水濱,已是清寒凜冽;淡煙、衰草、茅舍、孤村,又顯寂寥冷落,更有譙門一聲寒角,平添一分悲涼,雖然畫角聲打破了這冬季黃昏的寂靜,卻又于凄清中平添了一種肅殺森嚴的氣氛,空氣中彌漫的是孤寂和無助的憂傷。它與《天凈沙?秋》的寫法上相近。其一,都是字字寫景,全未直接抒發(fā)、陳述作者的情感。作品所要表現的情緒意蘊,是在對景物的描述中透露、折射出來的。其二,也都是通過一組自然景物的意象組合,來構成一幅富有特征的畫面。另外,這支曲子所表現的情感,也不是一時一地有特定具體內容的情感,它所傳達的,是一種情調,一種意緒,一種內心狀態(tài)。從時序上說,《天凈沙?秋》寫了落日殘霞,而這首曲子寫的是落日已經隱沒山后,新月已經現于天際。從“秋”到“冬”,從“情”到“景”,都是從寥落、凄清進一步發(fā)展為悲涼和無望的孤寂。人們或許可以把《天凈沙》四首,不僅理解為對季節(jié)更替的描繪,而且進一步理解為對情感和人生體驗,從歡快而明凈到寥落、孤寂之間的發(fā)展。這樣,這四支曲子所構成的便是內部情感聯系的整體了。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25-3373.html《天凈沙 冬》原文、翻譯和賞析
相關文章:
在圣誕的節(jié)日里的詩歌01-07
小學生的四字成語07-20
初中的日記10-22
補充醫(yī)療保險區(qū)別范文8篇08-15
微塑料“入侵”:真相、爭議與行動05-19
夜晚孤獨傷感句子12-17
超市實習工作報告11-19
經緯儀測量實習報告11-19
對自己的話10-18
幼兒園大班學期工作計劃10-15
銀行實習生實習總結09-13
最新六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總結 六年級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8篇)09-02
學校疫情防控督導工作總結 疫情期間學校督導內容(五篇)08-09
設備安裝安全協議書08-23
考研心得大綱08-16
那碗充滿愛的粥作文12-17
我學習的地方作文1000字12-05
記一次冬游活動敘事作文11-22
這樣的人讓我敬佩作文素材08-02
信陽三高和四高哪個好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