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 立春》原文及翻譯
翻譯/譯文
譯文
牽著的泥塑耕牛,拉起的泥塑犁杖,泥塑的耕夫站在二者的近旁。無限,來自上。于是請來春神的神功,把紅染得像肉色紅。
豎天的綠幡,剪成的彩勝。一陣春,吹我醒。此地不像,卷起的楊,頗似。
注釋
?、牛涸平谭磺氖淖郑c“”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
?、萍好核握茏谠辏?099)。儋耳:古代地名,在今海南境內。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
?、谴号#杭赐僚?,古時農歷十二出土牛以送寒氣,第二年再造土牛,以勸農耕,并象征春耕開始。春杖:耕夫持犁杖而立,杖即執,鞭打土牛。也有打春一稱。
?、蓉ぃ浩蚯蟆4汗ぃ捍捍蹬蟮兀股飶吞K,是人們將春天比喻為農作物催生助長的農工。
⑸肉紅:狀寫鮮紅如血肉。
⑹春幡(fān):春旗。立農家戶戶掛春旗,標示春的到來。也有剪成小彩旗插在頭上,或樹枝上。春勝:一種剪成圖案或文字的剪紙,也稱剪勝,以示迎春。
?、耍憾嘀柑爝叀4颂幹缸髡弑毁H謫的海南島。
?、虠睿杭?。
賞析/鑒賞
這首詞是作者被貶海南時所作,是一首詠。作者以歡快的筆觸描寫海南絢麗的春光,寄托了他隨遇而安的達觀思想。
此詞上、下片句式全同,而且每一片首句,都從的習俗發端。古時立,“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門外,以示兆民(兆民,即百姓)”(《?禮儀志上》)。春牛即泥牛。春杖指耕夫持犁仗侍立;后亦有“打春”之俗,由人扮“勾芒神”,鞭打土牛。春幡,即“青幡”,指旗幟。春勝,一種剪紙,剪成圖案或文字,又稱剪勝、彩勝,也是表示迎春之意。而兩片的第二句都是寫“”。上片曰:“無限春風來海上”。作者《儋耳》也說:“垂天雌霓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風從海上來,不僅寫出地處海島的特點,而且境界壯闊,令人胸襟為之一舒。下片曰:“一陣春風吹酒醒”,點明迎春儀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興致勃發,情趣濃郁。兩處寫“春風”都有力地強化全詞歡快的基調。接著上、下片對應著力。上片寫,下片寫,紅白相襯,分外妖嬈。寫桃花句,大意是乞得春神之力,把桃花染得如同血肉之色一般。丐,乞求。這里把春神人格化,見出造物主孳乳人間萬物的親切之情。“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句,是全詞點睛之筆。海南地暖,其時已見楊花;而中原,燕到前后始至,與飛花約略同時。作者用海南所無的花來比擬海南早見的楊花,謂海南跟中原景色略同,于是發出“不似天涯”的感嘆。
此詞禮贊海南之春,古代題材中有開拓意義。同時詞又表達作者曠達之懷,對我國舊時代知識分子影響深遠。這是此詞高出常人的地方。這首詞大量使用同字。把同一個字重復地間隔使用,有的修辭學書上稱為“類字”。本來,遣詞造句一般要避免重復?!?練字第三十九》提出的四項練字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權重出”,以“同字相犯”為戒。但是,作者偏偏利用“同字”,結果反取得異樣的藝術效果,不但音調增加美聽,而且主旨得到強調和渲染。這又是蘇詞高出他人之處。全詞八句,共用七個“春”字(其中兩個是“春風”),但不平均配置,有的一句兩個,有的一句一個,有三句不用,顯得錯落有致;而不用“春”字之句,如“染得桃紅似肉紅”,“卷起楊花似花”,卻分別用了兩個“紅”字,兩個“花”字。事實上,作者也許并非有意要作如此復雜的變化,他只是為海南所感發,一氣貫注地寫下這首詞,因而真切,樸實感人,而無絲毫玩弄技巧之弊。這也是蘇詞不同流俗的地方。
此詞作于元符二年(1099)。在惠州貶所得到責授瓊州別駕昌化軍安置,不得簽書公事的命令,于紹圣四年(1097)十離開惠州,二日到昌化軍(今海南儋州市)貶所。這首詞為元符二年立春所寫春詞。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24-875.html《減字木蘭花 立春》原文及翻譯
相關文章:
世界無煙日手抄報高難度05-23
最幸福的文案07-26
(鄉村行·看振興)畬鄉景寧:擁抱綠水青山 鄉村迎來共富蝶變06-27
表示感謝的話01-15
悲傷個性句子01-13
最火經典語錄08-23
工地上生產經理的述職報告08-10
2024年崗位安全生產工作總結(十六篇)08-09
員工的個人辭職信07-16
大學生個人實習心得體會10-19
七夕節活動新聞稿07-16
大班家長寄語09-14
難忘的生日李曉明續寫07-27
我愛我家小學生五年級作文07-23
2025年陜西一級建造師資格審核時間:6月11日-24日06-07
鄂爾多斯職業學院一年學費是多少11-01
大班科學活動不倒翁教案01-10
《記承天寺夜游》《喜雨亭記》閱讀答案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