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候館梅殘》的原文是什么?該如何理解呢?
踏莎行?候館梅殘
歐陽修 〔宋代〕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譯文
館舍前的梅花已經凋殘,溪橋旁新生細柳輕垂,暖風吹送著春草的芳香,遠行人搖動馬韁,趕馬行路。走得越遠離愁越沒有窮盡,就像那春江之水連綿不斷。
寸寸柔腸痛斷,行行淚水滴落面龐,登上高樓憑欄遠望也難解難心中愁情。平坦的草地盡頭就是重重春山,行人還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賞析
這首詞寫的是早春的離情相思之情。詞的上片寫行人在旅途的離愁,下片寫婦在家室的離愁,兩地相思,一種情懷,全篇的主題即表現離愁。此詞是歐陽修深婉詞風的代表作。這是一首寫一個旅人在征途中的感受,離情別緒,題材常見,但手法奇妙,意境優美,讀來令人神遠。上片寫行者在得意去梅殘,草薰風暖的春天在別館與戀人離別。他初不經意,信馬由韁,悠哉游哉;漸行漸遠,離愁上心,漸遠漸無窮,仿如迢迢不斷的春流水,自然真實地刻劃居人望歸的愁情。居人望盡平蕪,望斷春山,不見行者;行人還遠在春山之外不知何處,居人盼歸不見的絕望痛苦心情,可以想見。這首詞寫春景發離愁,景愈傳教而愁愈深,語淺淡而情有致。上片“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這兩句,為全詞之眼,以不斷之春水狀無窮之離愁,化抽象為具象,比喻貼切。漸行漸遠,離愁上心,漸遠漸無窮,信如迢迢不斷的春流水,自然真實地刻劃了行者離情別緒萌生漸深的過程。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24-3479.html《踏莎行·候館梅殘》的原文是什么?該如何理解呢?
相關文章:
物業公司停水應急預案08-10
遠距離大氣高分辨率成像獲新突破05-16
為高三高考加油的話優秀12-25
小學年級組長本年度個人述職報告最新01-13
醫院護士長個人工作計劃11-19
財務工作匯08-17
資格證明書10-31
大學生打暑假工結束心得體會11-18
心得體會毒品1500字08-16
演講主持稿08-15
元旦的祝福對聯11-19
朋友五年級作文11-09
一次有意義的活動作文10-29
教師工作調動申請書10-24
2025上半年浙江中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報名入口:https://ntce.neea.edu.cn01-10
2024下半年內蒙古教資面試準考證打印入口(已開通)12-09
2024長春科技學院在吉林如何招生08-20
《乘車安全》教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