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號草莓棚有些小問題,您看看滴灌帶用不用挪挪呀?”“不用挪,緊緊滴灌帶就行。”“這個大棚的苗還需不需要澆水?”“現在天氣已轉熱,隔幾天澆一次水就行。”……春夏交替的上午,在尼木縣吞彌現代農業(yè)產業(yè)園內,第十批北京援藏干部、尼木縣農業(yè)農村和科技水利局副局長牛堯琪正和遠在北京的專家溝通交流。
尼木縣地處西藏中南部,距離拉薩市147公里,平均海拔3800米。這里是高原溫帶半干旱季風氣候區(qū),地形西高東低,四季分明,夏季雨水集中,適合發(fā)展高原種植業(yè)。
近年來,北京援藏團隊結合尼木縣實際情況,在與當地群眾深入交流過程中,了解到群眾種植蔬果的意愿比較強,但種植蔬菜經濟收益比較低。幾經思考,北京援藏團隊決定在尼木縣發(fā)展有機農業(yè),引進品質優(yōu)秀的紅顏草莓、美早櫻桃等種植項目,并將區(qū)外先進的種植技術引進到高原地區(qū),為高原種植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尼木縣吞彌現代農業(yè)產業(yè)園負責人普瓊說:“以前整個園區(qū)的地全都是光禿禿的荒地,2016年,北京援藏項目修建了種植高品質水果的大棚,不僅將荒地開發(fā)利用了起來,還帶來許多先進的種植技術,邀請專家手把手地傳授當地農民種植技術,極大地改善了本地的種植環(huán)境。”
2023年,北京援藏團隊通過改造1棟蔬菜棚種植草莓9000株,實現了產量2200斤、銷售額8萬元的突破性成果,填補了尼木縣域草莓規(guī)模化種植的空白。2024年8月,北京援藏團隊規(guī)劃布局將原有的10個蔬菜大棚改造為草莓種植專用棚,并順利完成10棟連片大棚的作物清理和場地準備。
在現場,記者看到產業(yè)園每個高原水果棚里都安裝了監(jiān)控、溫控等機器設備,便于北京順義的專家隨時能夠觀察棚里的溫度和濕度,時刻關注棚內苗的長勢,比如水是不是澆多了,肥是不是施少了,有沒有蟲害,需要開啟關閉通風口等,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與種植戶保持溝通聯絡,及時解答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疑難雜癥,最大程度幫助本地種植業(yè)提質增效。
“我們在邀請專家教會本地干部和農民操作使用先進設施的過程中,鼓勵大家利用先進技術更好地服務本地種植業(yè)。北京援藏團隊也致力于創(chuàng)造更多就業(yè)機會,讓本地的農民用勤勞的雙手建設自己的家園。”牛堯琪說。
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北京援藏團隊為尼木縣本地種植業(yè)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隊伍,也把區(qū)外先進技術設備帶到了高原。
產業(yè)園內的農民普瓊說:“我家的兩個蔬菜大棚,原先年收入三四萬元。去年,在北京援藏團隊帶來的先進技術和專家指導下,我在其中一個大棚試種了草莓,收入達到了8萬元,生活質量好了很多。”
如今,尼木縣的草莓、櫻桃等高原特色水果已經端到拉薩及周邊縣(區(qū))市民的餐桌上。據統計,2024年度,尼木縣櫻桃棚結果總計5250斤,銷售收入達40萬元,較2022年1500斤的初始產量實現三倍增長,增長比率250%,打造出了具有高原特色的櫻桃產業(yè)示范樣板。截至2025年5月底,草莓項目實現產量1.66萬斤,創(chuàng)造銷售額29.7萬元。
下一步,北京援藏團隊將持續(xù)推進尼木高原種植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繼續(xù)提高草莓、櫻桃等高原水果的產量,讓高原水果成為當地群眾的“幸福果”。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46-692.html援藏結出“幸福果”
相關文章:
經典勵志的句子09-27
給朋友感動的話語08-23
社區(qū)工會年終工作總結(5篇)08-15
建筑工程授權委托書09-13
中學校長培訓心得體會12-28
《阿拉丁神燈》讀后感10-11
四年級導游詞四年級導游詞觀潮09-20
頂天立地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01-13
杜絕浪費水資源建議書12-05
英語作文:我最喜歡的季節(jié)是夏天11-14
民風民俗作文800字10-26
2024年河北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注冊公告(個人申報10月18日至11月20日)10-23
高考分數線全國都是一樣的嗎?09-14
世界地球日的宣傳文案04-22
高中生感謝母校文案12-09
衛(wèi)生間溫馨提示標語08-03
小學生暑假日記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