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8日電(記者夏子麟)受副高邊緣暖濕氣流影響,7月26日夜間北京市密云區、懷柔區、延慶區發生極端強對流天氣。其中,密云西北部遭遇特大暴雨,最大降雨量超300毫米。強降雨引發洪水和山體滑坡,多個村莊受災,部分村子的道路、電力、通訊中斷。
7月27日,在北京市密云區石城鎮西灣子村,施工救援人員在清理被雜物阻斷的橋梁。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7月27日下午4點,北京市密云區石城鎮的空氣悶熱潮濕,密云水庫下游的潮白河上水汽氤氳。兩輛由公交車改造的應急救援轉送車搭載著又一批受災村民,平穩地停靠在石城鎮中心小學門前。這里是石城鎮臨時安置點,不到一天時間已經收納周邊西灣子村、高嶺子村等100多名村民在此避險。
7月27日,在北京市密云區石城鎮中心小學安置點,受災群眾乘坐大巴轉運車抵達安置點。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暑期學生放假,學生宿舍正好改做了村民們的臨時“避難所”。石城鎮副鎮長崔迪已經在安置所忙碌了一晝夜,還沒顧得上好好休息一下。“26日晚暴雨突襲,鎮上部分村民家被淹,27日一早,受災較嚴重的西灣子村村民分三批,乘大巴首先轉移至此。”崔迪說。
“遇到突發情況,大家都不容易,我們盡量把安置點布置得溫馨一點,緩解大家的焦慮。”崔迪介紹,鎮上的黨員干部連夜調度,把學校宿舍、活動室、地下體育館都用上了,還準備了床墊、面包、雞蛋等生活物資。
7月27日,在北京市密云區石城鎮中心小學安置點,工作人員在卸物資。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村里80多歲的老人都沒見過這么大的雨!雨點打在屋檐上響得震耳朵,院子全淹了,路都沖了。”來自高家嶺村的李大媽和張大媽是鄰居,回憶起暴雨的經歷仍心有余悸。“早上9點乘大巴轉移過來,有人幫忙照顧,還能和鄰居住一屋,心里踏實多了。”張大媽說。
住在隔壁寢室的四年級學生趙子萱和奶奶一起從東灣子村轉移,正坐在床上看書的她說:“出村的路被大水淹了。今天一早救援隊的叔叔們用快艇接我們出來,這里很安全,可以安心地看書。”
7月27日,在北京市密云區石城鎮西灣子村,一位居民在清理房屋前河水帶來的淤泥。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石城鎮鎮長李友寧介紹,石城鎮的大部分村子地處山區,在北京“七上八下”的主汛期遇到強降水等突發情況,會及時啟動應急預案,讓有風險的村民及時轉移。
“3天前鎮上就啟動了區鎮村三級干部駐村機制,安排部分村民前往臨時安置區。26日下午曾短暫降級暴雨預警,部分村民回家后又遇暴雨,我們立即重新組織轉移。”李友寧介紹,“目前,安置點優先接收老人、孩子和行動不便者,每層都安排了黨員干部負責服務,后續還將組織理發、手工制作等活動,讓大家在安置點的生活盡量豐富。”
7月27日,在北京市密云區石城鎮中心小學安置點,石城鎮副鎮長崔迪(右一)在與安置群眾交流,為他們準備安置物資。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截至27日17時,密云區全區共轉移19個鎮154個村1627戶4015人,此前報告的187名被困人員均已妥善轉移安置,全區所有村莊均已取得聯系。
在石城鎮中心小學安置點內,醫護人員正為新抵達的老人做著基礎檢查,登記慢性病用藥需求;地下體育館內,工作人員準備了八段錦教學、老電影放映等活動;食堂里,工作人員正在做消毒準備,確保村民能盡快吃上熱飯。
7月27日,救援車輛在北京市密云區石城鎮穿行。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據預報,28日密云區仍可能出現強降雨天氣。雨還在下,但安置點里的熱乎飯菜、貼心服務,正一點點撫平暴雨帶來的驚擾。安置點的大爺大媽們說:“有安置所的工作人員在,我們就不怕,期待能早日回歸家園。”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46-4291.html北京密云抗擊暴雨災害一線見聞
相關文章:
華為Pocket 2優享版價格公布:頂配才5999元 全系支持國補06-23
特稿|絲路花開——從北京到阿斯塔納紀行06-18
清明節祭奠母親的話語04-07
實用的微商勵志語錄30條09-27
成功勵志說說07-05
最新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匯報 優質護理服務工作安排(十四篇)10-05
鉗工實習工作總結09-13
2024年銷售的工作總結簡短(九篇)09-10
最新精選紅樓夢讀后感總結5篇08-16
父親節的感謝信11-19
中班下學期家長會發言稿01-03
以春節為話題的作文500字03-26
開卷是否有益辯論作文02-19
作文新學期感受02-19
走過那一處景初二作文12-23
2024下半年初級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專業實務科目《個人貸款》大綱10-14
2022年廣東河源市發展和改革局擬調任公務員人選公示08-03
4月上海自考00031心理學試卷10-05
張炎《月下笛》閱讀題答案及翻譯賞析11-23
鐵拐李的歇后語10-11
教師業務培訓工作計劃02-26
公路應急預案01-30
號召獻血口號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