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農貿市場買鮮肉,想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只需掏出手機掃一掃攤位上張貼的溯源二維碼,所購鮮肉的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和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等詳細信息便可一目了然。
7月15日,新京報記者在北京通州區梨園聚元鴻市場實地探訪時看到,市場內22個肉食攤位上方都張貼了溯源二維碼。這張小小的二維碼,不僅方便顧客自助掃碼查看食品安全信息,也便于市場監管部門在線抽查,減少現場檢查頻次,實現對經營者最大限度的“無事不擾”。
記者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目前該局正加快推動全市食品安全數字化追溯平臺建設,并在全市農貿市場豬肉銷售商戶推廣使用,實現豬肉“來源可追、群眾可查、安全可控”。
便捷
商戶減輕了工作量 顧客買肉也放心
7月15日上午,正值采購高峰,不少周邊市民來到聚元鴻市場選購蔬菜、肉類。家住梨園的居民李女士溜達到鮮肉攤位停住了腳步,“肉是從哪兒進的貨?”她一邊查看案板上的鮮肉質量,一邊習慣性地詢問肉攤老板。“我們這都是從二商進的貨,放心吧。”肉攤老板指了指張貼在攤位上方的溯源二維碼,“您掃這個碼,可以直接查看檢驗合格證和檢疫證明。”
李女士隨即掏出手機,對著溯源二維碼掃描,只見手機屏幕立即跳轉到“食用農產品電子憑證管理小助手”小程序,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和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等詳細信息一目了然。商家上傳的電子單據上清晰標明,該攤位出售的豬肉生產單位正是北京二商肉類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現在每天進完貨,就會第一時間把批發商發給我的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和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照片上傳到小程序里。”在該市場銷售分割雞的馬女士說。
她告訴記者,以前都是按市場要求做紙質臺賬,有的顧客買肉不放心,要求看進貨憑證,就只能將一大沓紙質臺賬拿出來讓顧客翻,“既不方便,也容易損壞”。現在有了溯源二維碼,給商戶減輕了很多工作量。“顧客買肉也放心,只需掏出手機輕輕一掃,各種信息就都出來了。”
試點
通州12家農貿市場全面推行畜禽產品“掃碼溯源”
聚元鴻市場食品安全員徐兆遠介紹,目前市場共有22個肉食攤位,包括11個豬肉攤、7個牛羊肉攤和4個分割雞肉攤,都已經貼上了溯源二維碼。
7月15日,通州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來到梨園聚元鴻市場,檢查畜禽商戶進貨查驗(微信小程序使用)情況。現場可以看到,從事豬肉、雞肉和牛羊肉銷售的攤位都集中在市場中間區域,每個攤位的醒目位置都張貼著一張印有“掃碼溯源”的二維碼。
通州區市場監管局食品市場安全監督管理科科長張國超來到一個牛羊肉攤位前,用手機掃描溯源二維碼,屏幕隨即跳轉至“食用農產品電子憑證管理小助手”小程序,該攤位所購鮮肉的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和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就都出現在小程序內,整個查詢過程用時不到半分鐘。
據介紹,該小程序由通州區市場監管局自行探索開發,如今已經在通州區12家農貿市場的203家畜禽肉銷售商戶中推廣使用,實現農貿市場畜禽肉質量“掃碼溯源”全覆蓋。“消費者通過手機掃描攤位上的二維碼,即可輕松溯源,查詢鮮肉質量相關資料信息。”張國超說。
規范
信息化溯源規范農村食品市場進貨查驗
張國超介紹,“食用農產品電子憑證管理小助手”小程序是今年初開發的,4、5月份在全區農貿市場的畜禽肉產品中進行先行先試,并逐步推廣。“當前,我們正扎實推進凈化農村食品市場環境實事,小程序的開發和推行是深化智慧監管、主動探索提升農貿市場進貨查驗標準化的有效路徑,也是用好數字化服務手段、踐行為民服務宗旨的生動實踐。”
據了解,傳統的進貨查驗制度需要收集所有紙質票據。比如,上游供貨商提供電子票據需要打印,有的上游供貨商僅有一張大票,出現這種情況還需要復印。推出小程序后,商戶只需要簡單拍照或直接從供貨商手上拿到電子票據上傳即可,這樣既減少了工作量,又能防止后續票據在保存過程中損壞或丟失。
聚元鴻市場176號豬肉攤攤主張海紅介紹,過去經常有顧客詢問豬肉是從哪里進的貨,她的紙質臺賬,既有自己去打印店打出來的,也有批發商手寫的單據,“一年能攢下來一大本,用訂書機訂在一起,生怕丟一張、少一張,遇上市場監管部門來檢查某一天的臺賬,只能一頁一頁找,特別麻煩”。而如今,所有票據可以直接上傳小程序進行電子化歸檔,無論是執法人員來檢查,還是顧客想要溯源,手機掃碼不到半分鐘就能完成查詢。
推進
“掃碼溯源”將應用到更多農產品銷售領域
為什么先在畜禽肉產品中推廣“掃碼溯源”?張國超表示,畜禽肉的風險相對較高,私屠濫宰等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對消費者食品安全影響更大。因此,市場監管部門首先將風險較高的產品納入電子化溯源管理。
過去,市場里的食品經營者落實索證索票制度,需要將食用農產品紙質憑證收集在一起,市場管理方和消費者很難及時掌握這些溯源信息,這成為農貿市場領域影響食品安全共治的一個瓶頸問題。
“食用農產品電子憑證管理小助手”小程序的落地,提高了食品安全監管效率。市場管理方可以通過管理端賬號隨時查看市場內所有商戶的索證索票情況;市場監管部門利用監管端賬號進行線上抽查,通過非現場監管降低現場檢查頻次,在持續強化食品安全監管的同時,減少對經營者的打擾。
下一步,通州區將充分收集市場商戶的使用反饋和消費者的意見需求,不斷增加信息內容、完善服務功能,力爭將小程序打造成能查詢、能預警、能宣傳、能互動的多功能信息服務平臺,并在時機成熟時將應用范圍推廣至蔬菜水果等更多農產品銷售領域。
記者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北京正在加快推動全市食品安全數字化追溯平臺建設,并在全市農貿市場豬肉銷售商戶中率先推廣使用,實現豬肉“來源可追、群眾可查、安全可控”。
去農貿市場買鮮肉,想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只需掏出手機掃一掃攤位上張貼的溯源二維碼,所購鮮肉的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和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等詳細信息便可一目了然。
7月15日,新京報記者在北京通州區梨園聚元鴻市場實地探訪時看到,市場內22個肉食攤位上方都張貼了溯源二維碼。這張小小的二維碼,不僅方便顧客自助掃碼查看食品安全信息,也便于市場監管部門在線抽查,減少現場檢查頻次,實現對經營者最大限度的“無事不擾”。
記者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目前該局正加快推動全市食品安全數字化追溯平臺建設,并在全市農貿市場豬肉銷售商戶推廣使用,實現豬肉“來源可追、群眾可查、安全可控”。
便捷
商戶減輕了工作量 顧客買肉也放心
7月15日上午,正值采購高峰,不少周邊市民來到聚元鴻市場選購蔬菜、肉類。家住梨園的居民李女士溜達到鮮肉攤位停住了腳步,“肉是從哪兒進的貨?”她一邊查看案板上的鮮肉質量,一邊習慣性地詢問肉攤老板。“我們這都是從二商進的貨,放心吧。”肉攤老板指了指張貼在攤位上方的溯源二維碼,“您掃這個碼,可以直接查看檢驗合格證和檢疫證明。”
李女士隨即掏出手機,對著溯源二維碼掃描,只見手機屏幕立即跳轉到“食用農產品電子憑證管理小助手”小程序,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和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等詳細信息一目了然。商家上傳的電子單據上清晰標明,該攤位出售的豬肉生產單位正是北京二商肉類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現在每天進完貨,就會第一時間把批發商發給我的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和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照片上傳到小程序里。”在該市場銷售分割雞的馬女士說。
她告訴記者,以前都是按市場要求做紙質臺賬,有的顧客買肉不放心,要求看進貨憑證,就只能將一大沓紙質臺賬拿出來讓顧客翻,“既不方便,也容易損壞”。現在有了溯源二維碼,給商戶減輕了很多工作量。“顧客買肉也放心,只需掏出手機輕輕一掃,各種信息就都出來了。”
試點
通州12家農貿市場全面推行畜禽產品“掃碼溯源”
聚元鴻市場食品安全員徐兆遠介紹,目前市場共有22個肉食攤位,包括11個豬肉攤、7個牛羊肉攤和4個分割雞肉攤,都已經貼上了溯源二維碼。
7月15日,通州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來到梨園聚元鴻市場,檢查畜禽商戶進貨查驗(微信小程序使用)情況。現場可以看到,從事豬肉、雞肉和牛羊肉銷售的攤位都集中在市場中間區域,每個攤位的醒目位置都張貼著一張印有“掃碼溯源”的二維碼。
通州區市場監管局食品市場安全監督管理科科長張國超來到一個牛羊肉攤位前,用手機掃描溯源二維碼,屏幕隨即跳轉至“食用農產品電子憑證管理小助手”小程序,該攤位所購鮮肉的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和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就都出現在小程序內,整個查詢過程用時不到半分鐘。
據介紹,該小程序由通州區市場監管局自行探索開發,如今已經在通州區12家農貿市場的203家畜禽肉銷售商戶中推廣使用,實現農貿市場畜禽肉質量“掃碼溯源”全覆蓋。“消費者通過手機掃描攤位上的二維碼,即可輕松溯源,查詢鮮肉質量相關資料信息。”張國超說。
規范
信息化溯源規范農村食品市場進貨查驗
張國超介紹,“食用農產品電子憑證管理小助手”小程序是今年初開發的,4、5月份在全區農貿市場的畜禽肉產品中進行先行先試,并逐步推廣。“當前,我們正扎實推進凈化農村食品市場環境實事,小程序的開發和推行是深化智慧監管、主動探索提升農貿市場進貨查驗標準化的有效路徑,也是用好數字化服務手段、踐行為民服務宗旨的生動實踐。”
據了解,傳統的進貨查驗制度需要收集所有紙質票據。比如,上游供貨商提供電子票據需要打印,有的上游供貨商僅有一張大票,出現這種情況還需要復印。推出小程序后,商戶只需要簡單拍照或直接從供貨商手上拿到電子票據上傳即可,這樣既減少了工作量,又能防止后續票據在保存過程中損壞或丟失。
聚元鴻市場176號豬肉攤攤主張海紅介紹,過去經常有顧客詢問豬肉是從哪里進的貨,她的紙質臺賬,既有自己去打印店打出來的,也有批發商手寫的單據,“一年能攢下來一大本,用訂書機訂在一起,生怕丟一張、少一張,遇上市場監管部門來檢查某一天的臺賬,只能一頁一頁找,特別麻煩”。而如今,所有票據可以直接上傳小程序進行電子化歸檔,無論是執法人員來檢查,還是顧客想要溯源,手機掃碼不到半分鐘就能完成查詢。
推進
“掃碼溯源”將應用到更多農產品銷售領域
為什么先在畜禽肉產品中推廣“掃碼溯源”?張國超表示,畜禽肉的風險相對較高,私屠濫宰等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對消費者食品安全影響更大。因此,市場監管部門首先將風險較高的產品納入電子化溯源管理。
過去,市場里的食品經營者落實索證索票制度,需要將食用農產品紙質憑證收集在一起,市場管理方和消費者很難及時掌握這些溯源信息,這成為農貿市場領域影響食品安全共治的一個瓶頸問題。
“食用農產品電子憑證管理小助手”小程序的落地,提高了食品安全監管效率。市場管理方可以通過管理端賬號隨時查看市場內所有商戶的索證索票情況;市場監管部門利用監管端賬號進行線上抽查,通過非現場監管降低現場檢查頻次,在持續強化食品安全監管的同時,減少對經營者的打擾。
下一步,通州區將充分收集市場商戶的使用反饋和消費者的意見需求,不斷增加信息內容、完善服務功能,力爭將小程序打造成能查詢、能預警、能宣傳、能互動的多功能信息服務平臺,并在時機成熟時將應用范圍推廣至蔬菜水果等更多農產品銷售領域。
記者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北京正在加快推動全市食品安全數字化追溯平臺建設,并在全市農貿市場豬肉銷售商戶中率先推廣使用,實現豬肉“來源可追、群眾可查、安全可控”。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46-3796.html北京推進農貿市場畜禽產品掃碼溯源:顧客手機掃碼 便可查看鮮肉“身份”
相關文章:
王騰曬出REDMI K80至尊版的超寬頻賽博馬達:體積龐大 成本提升4倍06-18
讀行走在人生邊上隨筆01-30
大海的勵志美文10-11
工廠管理工作計劃10-22
行政內勤工作總結及計劃(4篇)08-19
大學生座談會發言稿11-01
車間主管任命通知書10-11
生日宴邀請函07-20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1500字12-23
六年級民風民俗作文11-22
寫動物作文800字初中11-14
初中說說我自己作文800字09-14
塔溝武校大專專業有哪些01-23
2024年海南執業藥師職業資格考試成績查詢、復核及證書查詢08-03
2024下半年海南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準考證打印時間及入口(9月9-15日)08-03
火鍋的分子美食學閱讀理解附答案10-26
中學教學個人實習總結范文07-25
學校新學期開學宣傳標語02-12
自我介紹高中女生01-07
學前學會普通話宣傳的標語11-17
安全質量管理論文范文10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