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蒙自市一店內工作人員為今年高考考生講解手機“國補”政策。薛瑩瑩攝/光明圖片

四川省眉山市某陶瓷企業生產車間全自動生產線賦能企業提質增效。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顧客在江蘇省海安市墩頭鎮一家商場選購補貼家電。新華社發

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的推進,為山東省濰坊市某企業智慧農業機械生產注入新動能。新華社發


【經濟界面】
“趁著暑假,我準備給兒子買臺新電腦,為他上大學做好準備。現在還能享受國家補貼,很劃算。”浙江杭州市民顧女士說。
“家電家裝廚衛補貼20%”“‘國補’疊加分期免息,消費品以舊換新優惠多”……近一段時間以來,無論是線上店鋪,還是線下賣場,“國補”廣受歡迎,也為老百姓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今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等部門落實加力擴圍實施“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延續2024年好的經驗做法,政策效應持續顯現。
當前,“兩新”政策實施進展如何?后續如何加力擴圍,進一步有效激發內需潛力?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更多“真金白銀”惠及消費者
“快來瞧一瞧,這是我們店里賣得很火的一款,輕便智能,顏值也高,還能享受‘國補’!”日前,在安徽省阜陽市一家電動自行車專賣店,銷售員王永剛正在向前來選購的市民推介相關產品及以舊換新政策。
據王永剛介紹,“五一”假期、“618”購物節期間,店里開展了一系列促銷活動,消費者對于以舊換新的熱情不減,銷售額持續增長。
商務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做好2025年度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明確,從1月1日起延續開展以舊換新。截至5月20日,今年交售舊車、換購新車各608.0萬輛,帶動新車銷售178.2億元。
除電動自行車外,手機、平板電腦等數碼產品同樣銷售火熱。5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信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家具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53%、33%、30.5%、25.6%,合計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9個百分點,比上月提高0.5個百分點。
而這背后,持續加碼的政策帶來實實在在的優惠,帶動居民消費潛力持續釋放。
今年以來,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不僅增加了手機、平板、洗碗機等新品類,安排的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規模也翻了一番。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介紹,消費品以舊換新方面,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力度為3000億元,前2批共1620億元資金已按計劃分別于1月、4月下達。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還把地方資金使用情況作為重要因素,對去年多支出的地區進行了傾斜支持。
“總的看,相關政策持續顯效,穩投資、擴消費、促轉型、惠民生的關鍵作用進一步凸顯,家電、家具、通信器材等銷售快速增長,今年以來以舊換新相關商品銷售額超1.4萬億元。”李超說。
記者日前從有關部門獲悉,目前,我國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政策沒有變化,補貼資金使用進度符合預期,第三、四季度中央資金將陸續下達,各地也將持續做好配套資金支持。相關部門將指導地方進一步優化完善補貼發放方式,確保政策實施更加平穩有序、資金均衡使用到年底。
“從各地實踐來看,政策不僅直接帶動相關消費品銷售額顯著提升,還積極推動消費品結構升級和產業鏈轉型躍升。”中央財經大學教授、中國財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姚東旻說,隨著后續資金下達、相關制度持續優化,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有望繼續發揮積極效用、惠及更多百姓。
大規模設備更新帶動產業升級
“經過設備更新改造,我們車間里上料、下料、產品質量檢測等作業,都靠機器人完成,生產成本降低約10%,生產效率實現翻倍增長。”重慶市一家機車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得益于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公司今年產值可增加2億元。
放眼全國,類似的故事比比皆是:山東一家農業機械制造公司通過煥新流水線,產能翻了一倍;浙江一家節能空氣動力設備公司技術改造項目全面投產后,預計聯網設備超400臺,生產效率整體提升30%……
“一些傳統企業受設備老舊、工藝落后等因素制約,生產效率較低,產能受限。加快傳統產業設備更新,能夠推動生產方式發生根本性變革,從源頭上改變傳統產業的發展路徑。”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丁瑤說。
李超介紹,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設備更新方面,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力度為2000億元,第一批約1730億元資金,已按照“地方審核、國家復核”的原則,安排到16個領域約7500個項目,第2批資金正在同步開展項目審核篩選。
同時,各地多措并舉簡流程、優服務、強支撐,努力打消企業推進設備更新的后顧之憂。比如,山東通過設備購置補貼、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獎補等方式,支持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重慶出臺“技改專項貸”政策,通過線上稅企互動平臺精準推送稅收優惠政策……
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帶動下,相關行業生產快速增長。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規模以上鋰離子電池制造、船舶及相關裝置制造、鍋爐及原動設備制造等行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8.6%、12.8%、11.8%。前5個月,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17.3%,拉動全部投資增長2.3個百分點。
6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7%,比5月份上升0.2個百分點,比4月份上升0.7個百分點,制造業景氣水平繼續改善;在需求回升帶動下,企業生產活動保持穩定擴張,生產指數為51%,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
如今,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正帶動相關產業整體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技術創新的動能更加澎湃。“隨著政策‘組合拳’進一步發力顯效,下半年我國制造業有望繼續保持穩中有增的發展態勢。”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文韜說。
專家認為,要用好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發揮標準引領作用,加快先進設備應用、工藝流程優化和高端產品供給。深入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和智能制造工程,加強行業垂直大模型研發應用,以數智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制造業綠色化發展,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構建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
“我們將推動有關部門進一步簡化政策補貼申領流程,明確審核兌付時限,落實資金預撥制度,緩解經營主體墊資壓力。”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
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將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強化標準引領、加強要素保障、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加快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力爭到2027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90%以上,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75%以上。
完善實施機制提升政策效能
當前,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看到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從國際看,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可能對我國貿易、科技等領域造成更大沖擊。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多邊貿易體制受阻,關稅壁壘增多,沖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對國際經濟循環造成阻礙。從國內看,有效需求不足,特別是消費不振,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賬款拖欠問題仍較突出。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專家認為,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有助于進一步釋放消費和投資需求,是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的重要舉措。
“作為超大規模經濟體,我國擁有14億多人口基數、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等,這為挖掘內需潛力提供了豐厚土壤。”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魏琪嘉說,從新能源汽車的充電設施到低空經濟的空域管理,每一個“小卡點”背后都是萬億級市場,要讓14億多人的真實需求與有效供給實現精準對接。
“要利用好國補政策的刺激效果,來培育長期可持續的消費熱點。”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白明認為,一方面,要發掘和培育新興消費業態,通過增加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滿足人民群眾需要;另一方面,要在豐富消費場景上發力,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培育個性化消費場景,塑造良好、公平、透明的消費市場環境,讓消費者敢于消費、樂于消費。
李超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充分發揮“兩新”部際聯席會議機制作用,加強設備更新項目閉環管理,加快項目建設,強化資金監管,推動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抓緊推出加力實施設備更新貸款貼息政策,進一步降低經營主體設備更新融資成本。按照既定工作安排,將在7月下達今年第三批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并協調有關方面,堅持更加注重“時序性”和“均衡性”原則,分領域制定落實到每月、每周的“國補”資金使用計劃,保障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全年有序實施。
“與此同時,我們將及時跟蹤評估各領域工作進展,不斷完善實施機制,更好提升‘兩新’政策效能。”李超說。
此外,商務部將要求各地商務主管部門用好已安排支持資金,分領域分時段細化資金使用方案,平穩有序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同時,會同相關部門加強產品質量和價格監管,督促參與企業依法合規經營,嚴防套補騙補,確保政策規范有序實施。
(本報記者 劉坤)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46-2835.html“兩新”政策推動內需潛力持續釋放
相關文章:
十項舉措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07-04
常用新版早安心語語錄摘錄12-23
談戀愛心累的句子08-10
清明活動方案流程02-28
抄作業學生檢討書09-06
參觀科技園活動策劃書優秀08-16
司機應聘個人簡歷01-12
升學宴發言稿家長簡短12-05
雙龍洞導游詞08-10
描寫冬天雪景的好段01-08
《名人傳》讀書筆記01-07
寫人三年級作文12-07
小學生懂得感恩的名言11-30
2025年甘肅二級建造師考試時間及考試科目:5月10日-11日02-17
喀什大學哪些專業09-29
《故鄉》的閱讀練習及答案08-31
電纜品牌推廣語11-25
讀書日記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