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明斯克5月17日電 記者手記丨在白俄羅斯博物館邂逅《茉莉花》
新華社記者陳汀
“您是中國來的客人?”17日晚,當記者來到位于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的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參與慶祝國際博物館日的“博物館之夜”活動時,門口一位氣質優雅的女士問道。
當得到記者的肯定回復后,她立刻告訴身邊的四位白俄羅斯姑娘:“開始演奏中國的《茉莉花》!”
記者驚訝地發現,她們正在演奏類似于中國揚琴的樂器,聲音輕盈似泉水叮咚。曲罷,記者難掩激動之情鼓掌鳴謝,詢問這位女士,這是什么樂器,從哪兒學的《茉莉花》。
經過交流得知,這位女士名叫葉連娜·舒利戈夫斯卡婭,是白俄羅斯國立文化藝術大學的教師,當天帶著學生來“博物館之夜”活動現場演奏白俄羅斯揚琴“欽巴龍”。這種傳統樂器在東歐十分流行,與中國揚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我之前有個中國研究生,她向我介紹了中國名曲《茉莉花》,其優美的旋律與‘欽巴龍’十分契合。從此,《茉莉花》成了我課上學生們的‘必練曲’。”葉連娜說。
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博物館之夜”里的中國元素還有很多。例如,美術館巡展區設立了主題為“人民的肖像”的中國手工藝術展,展出了80多件館藏的漆器、瓷品、木雕、刺繡、書法、年畫等充滿中國特色的藝術作品。
作為“博物館之夜”的特別活動,主辦方還在中國手工藝術展區開設了漢字書法、剪紙藝術、漢服文化大師課,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前來親身體驗。
“通過參觀中國特色展品、參與文化互動,我領略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這是我參加‘博物館之夜’的最奇妙體驗!”明斯克市民瑪利亞告訴記者。
“在‘博物館之夜’活動中多體現中國元素,也是緣于實際需求。”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館長助理達里婭·馬爾琴科對記者說,“白俄羅斯人非常希望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
馬爾琴科表示,近年來,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與中國方面的合作越來越多。“我們也注意到,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到我們美術館參觀,而演奏《茉莉花》是館方特意為中國朋友們準備的一份驚喜,期待更多中國朋友到我們美術館做客,了解白俄羅斯藝術文化的深厚積淀。”(完)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46-215.html記者手記丨在白俄羅斯博物館邂逅《茉莉花》
相關文章:
2024年幼兒園中班秋季學期個人工作總結 幼兒園中班班級工作計劃下學期(九篇)08-09
幼兒園中班下學期班務工作計劃07-07
幼兒教師檢討書01-12
公司企業法人授權委托書11-16
證明介紹信09-12
讀《老人的智慧》有感09-12
春節民俗作文03-26
誰是最可愛的人作文800字08-17
金岳霖先生教學設計07-23
歐陽修《減字木蘭花?傷懷離抱》全文及鑒賞07-26
誠懇的近義詞07-20
物業冬季除雪工作的應急預案11-16
運動會霸氣標語09-24
應收賬款獎懲辦法范文8篇08-15
地震演練逃生方法范文8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