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14日15時5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電磁監測衛星“張衡一號”02星發射升空。運載火箭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在地球物理場空間觀測領域探測能力建設的又一重大成果,進一步提升我國對重大自然災害的“天—空—地”立體監測能力。
“張衡一號”02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中首顆地球物理場探測業務衛星,設計壽命6年,搭載了9種有效載荷,包括中國與意大利合作研制的電場探測儀、意大利研制的高能粒子探測器等。該衛星將對全球電磁場、電磁波、電離層、中性大氣層的相關參數開展準實時監測,捕捉地質活動與人類活動引發的電磁異常、大氣層中雷暴與閃電活動等信息,有效提升我國對地震、海嘯、火山活動、雷暴等重大自然災害的早期感知、風險評估和監測預警能力,為應急管理、資源測繪、通信導航等行業提供數據支撐,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相關領域科技合作。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14日15時5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電磁監測衛星“張衡一號”02星發射升空。運載火箭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在地球物理場空間觀測領域探測能力建設的又一重大成果,進一步提升我國對重大自然災害的“天—空—地”立體監測能力。
“張衡一號”02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中首顆地球物理場探測業務衛星,設計壽命6年,搭載了9種有效載荷,包括中國與意大利合作研制的電場探測儀、意大利研制的高能粒子探測器等。該衛星將對全球電磁場、電磁波、電離層、中性大氣層的相關參數開展準實時監測,捕捉地質活動與人類活動引發的電磁異常、大氣層中雷暴與閃電活動等信息,有效提升我國對地震、海嘯、火山活動、雷暴等重大自然災害的早期感知、風險評估和監測預警能力,為應急管理、資源測繪、通信導航等行業提供數據支撐,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相關領域科技合作。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46-2056.html我國發射首顆地球物理場探測業務衛星
相關文章:
華為智能基站規模落地:天線波束遠程實時調整 波隨人動06-19
畢業祝詞08-17
哲理的人生語句07-05
初級職稱工作總結范文03-15
勞務分包安全管理協議書04-21
商務考察活動邀請函11-02
鳳凰游記作文11-26
愛國主義征文11-26
有趣的對聯215副08-10
龍燈作文300字07-27
2024下半年江蘇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合格標準均為60分12-06
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是哪里啊?10-29
廣東2024年10月證券行業專業人員水平評價預約報名入口已開通10-11
突發洪澇災害安全應急預案12-07
教師節表彰大會師德標兵頒獎詞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