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姓氏的調查報告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寫姓氏的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寫姓氏的調查報告1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有三個同學姓文,一下課我們就聚在一起開玩笑:“咱們五百年前是一家吧!”可是,在閑聊中,我們都對文姓的歷史來源、文姓的歷史人物,還有許多文姓資料并不了解,為此,我們進行了一次有關文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百家姓的書籍,閱讀報刊,上網查詢,了解文姓的來源和文姓的歷史名人。
2.詢問家長,了解文姓人口的分布情況。
3.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文姓的名人故事。
三、結論
經過對調查情況的整理,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我國的文姓歷史悠久,可追溯至周朝的周文王姬昌,傳說他的支庶子孫以他的謚號“文”為姓氏,始稱文姓。戰國時,文氏族人遷于江淮一帶。西漢至三國時期,居住在河南的文氏,主要分布在開封、南陽、永城、固始等地。固始縣東南有文氏古城遺址,出土有漢代文物,傳為文氏族人世居之地。唐代以后,文氏在全國分布較為廣泛,并盛于山西和江南。
2.在歷史長河中,文姓人才濟濟,有輔助朝廷的賢臣,有抗敵的民族英雄,還有書畫家、小說家、政治家等等。瀏覽著文姓的人才榜,我不禁為文姓祖先創造的成就和輝煌而感到自豪。
3.文姓在中國最常見的漢族姓氏中排名第100名。在江西永新,保留著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的木刻活字印本文氏族譜;在新加坡等地則有文氏華僑。 通過這次調查研究,我深深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文姓子孫自身責任的重大。我要繼承文姓祖先的光榮傳統,努力學習,以后也要為國爭光。 指導老師 鄒 席
[點 評] 小作者對自己的姓氏做了一個調查,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也是一件很有文化含量的事。中國的姓氏大多有久遠的歷史,它們的形成牽涉到古代的.社會形態的演變和制度、典章等的形成,具有很高的歷史與文化含量。小學生做這樣的調查并不輕松,對史料史實的理解也會很吃力,但這卻是值得去做的嘗試。因為你由此不僅了解了自己的祖先、家庭和歷史,更由此進入了中國的歷史。你的眼界會由此而擴大,你的視點也會由此更高。
寫姓氏的調查報告2
一.問題提出
因為我姓王于是我決定對王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中華姓氏的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了解王姓來源。
2.走訪有關部門,了解王姓的分布情況 和人口數量。
3.通過多種渠道,搜集王姓的歷史名人。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四.結論
1.王姓是當今中國第二大姓,分布非常廣,約占漢族人口的.7.41%,人口眾多。
2.王姓是一個源頭眾多、族派紛繁的姓氏。具體地說,有出自周朝姬姓之王,有出自虞舜媯姓之王,有出自商朝子姓之王,還有少數民族中的王姓及賜姓、冒姓王氏。它們的共同點在于多數是以爵為氏的。 周文王姬昌第15子畢公高的后裔,本來就是王族,所以他們以王為姓,主要居住在京兆(今陜西西安)、河間(今屬河北)等地。
寫姓氏的調查報告3
一、問題的提出
書上有一篇關于李姓的研究報告,讓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種文化,這時我想起了我國最多的三大姓之一――王,便想出要調查王姓的歷史。
二、調查方法
查閱有關書籍、報紙,上網瀏覽,問家長,了解古今王姓名人及王姓人口數量。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書籍、報刊、上網
歷史、現代的名人
戰國時“鬼谷先生”王詡、書法家王羲之及王獻之,文學家王維、王勃、王昌齡,政治家王安石等。
上網
王姓人口數量
據統計,王姓人口數量為9288.1萬人。
上網、問家長
王姓的歷史由來
1、為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后裔
2、源于太子晉的王氏
3、為周平王太孫赤之后
4、出自媯姓
5、出自子姓
6、他族改姓或賜姓
7、少數民族改姓王氏
四、結論
1、王姓歷史久遠,加之支系眾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層出不窮。如戰國時期授蘇秦、張儀縱橫術的“鬼谷先生”王詡。瑯琊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千古留名。唐代,有著《滕王閣序》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大詩人王維、王昌齡。著名的文學家、王安石。
2、王氏的眾多分支中數來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孫的那一支名氣最大。這一支王姓源自原來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肅、陜西西安一帶,其后來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東省境。根據考證,福州王氏發源于山東瑯琊王氏,以王審之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3、據最新統計,王姓人口數量達9288.1萬人。
寫姓氏的調查報告4
一、問題的提出:
我姓朱名荻,父母起這個名字意思就是說希望我能向大樹一樣成長。但是我非常好奇的來歷。于是我就展開了一次關于朱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歷史書籍或上網查閱,了解朱姓的名人和來源
2、如果有條件走訪各個部門,可以了解一下現在朱姓在中國有多少人口。
3、可以再通過其它各種方法,了解一下許多名人故事。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調查方法
目的
內容
書籍、上網
朱姓的來源
曹挾建立邾國后,君主支庶子孫又去邑為朱姓。,
上網查閱
朱姓名人
朱元璋、朱柏廬、
朱溫、朱士行、朱敬則、
上網查閱
朱姓的人口
朱姓人口數量占全國人口數量的1.21%
四、結論
1、朱姓的.歷史源流很長,據說玄孫陸五子名安被大禹賜曹姓,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挾在邾建立邾國,邾國又作鄒國,亦稱邾婁,公元前614年邾文公遷都于繹。到了戰國中葉為楚所滅,邾國貴族以國為氏,就是邾氏,后邾國君主支庶子孫又去邑為朱姓。雖然朱姓歷史遠久,但是在明朝是朱姓最鼎盛時期。
2、在歷史大河之中,朱姓的名人也很多,例如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朱柏廬:清初居鄉教授學生;朱溫:后梁太祖,五代梁王朝建立者;朱士行:三國時第一個去西域求法的僧人;朱亥:戰國勇士,魏國人、、、、、、
3、朱姓的人口占全國的人口1、21%數量為1500余萬。
這次調查讓我收獲很大受益無窮!
寫姓氏的調查報告5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很多同學姓王,王姓是怎么來的?歷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王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王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個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字典、百家姓、報刊)
2、網絡搜集
3、電話聯系或者詢問家人
三、資料整理
1、王姓的由來
王姓的來源有姬姓、子姓、媯姓以及少數民族改姓等等,但主要是源自姬姓,據說,周靈王之子太子晉因值諫而被廢為平民,但人們因為其是王族的后代,因此將他們稱為“王家”,后來這支族人也都用王來作為姓氏。王姓在全國各地都有所分布,并且根據官方統計山東、河南、河北三省分布比較多。
2、王姓的'歷史名人
(1)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東晉書法家。字逸少。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自幼學習書法,曾師從衛鑠,后遍學眾家,在漢魏質樸淳厚書風的基礎上,博采眾長,創造出一種妍美流便、雄逸俊雅的新書風
(2)王維(701-761年,一說699-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
(3)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3、王姓書寫圖片及解釋
王(拼音:wáng、wàng)是漢語常用字,最早見于商代甲骨文。王是指事字,甲骨文像斧鉞之形“王”便是以斧鉞象征王權。本意是古代的統治者。秦漢以后,帝王改稱為皇帝“王”就成為封建皇族或功臣封爵的項,如:諸候王、親王、郡王等。也指在某個領域、某一方面取得成就的人,如:故事大王等。以上義讀wáng。“王”一般作為名詞,但有時也作為動詞使用,指稱王,多用于古代漢語中,讀wàng。
4、王姓的現狀
王姓為中國第一大姓氏,有9288.1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25%,是我國人口最多的。
四、研究結論
1、傳說王姓來源于上古時代,大量姓氏改為王姓,這可能和后來王姓的增長奠定了基礎。
2、歷王姓的名人輩出:有書法家王羲之;還有詩人王維,王安石,王之渙;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閃耀著光芒!
3、20xx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
寫姓氏的調查報告6
一、問題的提出
最近,我讀了一本百家姓,發現里面的姓氏十分有特色。一次,我們聽老師說起,姓氏是一種十分有趣的文化,很值得研究。于是,我們幾個好奇心強的同學就組成了一個學習小組,向姓氏這個神秘的文化進軍,開始了我們的姓氏學習之旅。
二、調查途徑
1、閱讀書籍。報刊
2、上網瀏覽
3、詢問相關人員
三、整理后的資料
獲得方式
信息方面
獲得信息的內容
上網瀏覽
世界上的姓氏
世界上一共有兩萬三千多個姓氏
上網瀏覽
中國所占姓氏
中國所占四千一百多個姓氏
上網瀏覽
最廣泛的姓氏
最廣泛的姓氏是王。張。李
上網瀏覽
名人最多的姓氏
名人最多的姓氏是田姓
上網瀏覽
姓氏的來源
1、以姓為氏
2、以國名為氏。
四、結論
1、經過調查我們知道許多關于姓氏的資料,比如世界上一共有兩萬三千多個姓,中國共有四千一百多個姓等等信息,讓我們對姓氏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開拓了我們的視野。
2、經過調查,我們將姓氏歸化了三類:“一字姓”“復姓”“多字姓”。姓氏的名稱很奇怪,有姓賴的,有姓龍的,更有趣的是,還有姓錢的`!
還有竟然姓“閻王爺”的閻的,令人捧腹大笑。歷史上,李。王。趙為三大姓,我們為中國姓創造的輝煌感到驕傲!
3、經過調查,我們發現了姓氏獨有的特色,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對姓氏展開一次調查,開始你的姓氏學習之旅。我們小組將會在今后的學習中繼續探索有趣的姓氏。
寫姓氏的調查報告7
調查主題:柴姓的起源。
調查目的:了解自己的姓氏起源和自己的姓氏文化。
調查人員:柴春賀
調查方法:上網查詢或詢問祖輩、父輩的柴姓人士。查閱《通志》《姓考》《千家姓》《元和姓纂》《急就章》《百家姓》等有關書籍。 調查資料整理:
柴(chái)姓源流純正,出自姜姓,以祖名為氏。春秋時期,齊文公的兒子公子高之孫以高為氏,其17世孫高柴為孔門弟子。高柴的孫子以祖父的名字為姓,叫柴舉。柴舉的后代就以柴為姓,世代相傳。
調查結果: 柴姓,出自姜姓,以祖名為氏。得姓始祖為高柴,一世祖為姜太公的.十八世孫柴舉。柴姓因此得來,世代相傳。
發祥地:今河南省濮陽市(古衛國都城)。望族居安陽郡(今河南省息西縣)。
調查收獲:1.了解柴姓的起源。
2.柴氏族系不僅歷史悠久,且系名門世家,英杰輩出,對中國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3.我么要將自己姓氏的榮譽發揚光大.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42-11973.html寫姓氏的調查報告
相關文章:
校車應急預案01-07
二班班級口號09-20
接孩子放學的朋友圈文案09-14
煤礦安全隱患整改方案范文8篇08-15
月餅工作總結09-27
商品銷售協議書08-13
離職證明簡單10-05
打游戲沒理老婆檢討書07-16
《綠山墻的安妮》讀書心得01-12
青春勵志的廣播稿10-19
初中軍訓心得1500字08-16
民俗春節小學作文03-13
祝賀公司年會簡單賀詞01-07
小鳥想象作文11-26
奮發向上崇德向善征文11-09
2025上半年北京銀行從業資格考試時間:6月14日-15日(初中級)01-30
2025上半年山西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公告(1月7日起報考)01-07
四季的詩歌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