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立夏手抄報(精選16張)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手抄報吧,手抄報具有開拓視野、積累知識的作用。那么什么樣的手抄報才是好的手抄報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4節氣立夏手抄報(精選16張),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4節氣立夏手抄報
立夏季節的含義
從字面的含義來講,立是代表開始,夏是夏天的意思,它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立秋和立冬一樣,反映了季節的更替情況。它的氣候特點就是溫度比較高,平均氣溫能夠達到22℃,在黃河中下游地區,氣溫正好在這一范圍。此節氣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后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
屬于什么季節
是屬于夏季開始的時令,按照順序來說,是春季結束后,夏天的第一個節氣。在此之前,例如立春、雨水、驚蟄、清明、谷雨等都是春天范疇。從地理學上來說,當太陽到達黃經45°時就到達立夏。古籍《逸周書?時訊解》有記載:“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立夏風俗活動
吃立夏蛋
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相傳從立夏這天起,天氣晴暖并漸漸炎熱,許多人特別是小孩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欲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孩子們還會三五成群,進行斗蛋游戲。
立夏“秤人”
立夏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在戶外懸秤于大樹下,為小孩和老人稱量體重,以檢驗一年來身體的變化。秤鉤懸一把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
嘗新活動
在民間,還有“立夏嘗新”的風俗活動。例如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江浙一帶,許多人都要吃上一碗香噴噴的烏米飯,也就是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后演變改為倭豆肉煮糯米飯,菜有莧菜黃魚羹,稱吃“立夏飯”。
吃雞腸面
在永定太平里,每逢立夏,家家都有吃雞腸面的習慣,每人都要親手揉制雞腸面。這時,老人會念叨說:“長長雞腸面,人人都要食;立夏吃了面,人人腳骨健。”家長們希望家人吃了雞腸面,都會變得精力旺盛,身強體壯,無病消災,干活起勁,壽命變長等。
立夏飲茶
在江西一帶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在立夏的那一天,婦女們要聚集七家的茶葉,共同烹飲,說是立夏飲了七家茶,可以保證整個夏天不會犯困。從科學的角度看,夏天酷暑炎熱,經常喝茶,尤其是偏涼性的綠茶,可以讓暑氣頓消,起到清熱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另外,夏季氣溫高,人體丟失的水分多,常喝茶可以及時補充水分。
立夏節氣的天氣特點:炎暑將臨,雷雨增多
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后,中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真正進入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華南其余的地區氣溫為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則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熱,立夏時氣溫已達24℃以上。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夏季是許多農作物旺盛生長的最好季節,充足的光照和適宜的溫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給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條件。季風氣候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高溫潮濕多雨,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夏季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
立夏后,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干燥和土壤干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02-11886.html24節氣立夏手抄報
相關文章:
新員工入職自我介紹簡單大方04-07
天然氣停氣應急預案02-06
就餐禮儀常識11-23
經典創意英文廣告詞10-19
表白的情書08-02
白酒推銷員工作計劃簡短12-11
最新出納年度工作總結與計劃(13篇)08-09
幼兒園教師公開承諾書04-07
公司出資證明書08-10
微信群喬遷新居邀請函11-16
消防安全整改的通知書11-02
小學教師師德師風演講稿11-01
三年級人物作文01-03
給吸煙的叔叔的一封信11-26
最新學生助學金貧困申請書10-17
優秀英語作文08-05
中國網絡經紀人考試試題及答案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