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手抄報古風仙氣(精選8張)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手抄報吧,借助手抄報可以提高我們搜集信息、美術設計、書法寫字等綜合素養。究竟什么樣的手抄報才是好的手抄報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手抄報古風仙氣(精選8張),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節手抄報古風仙氣
清明節的來歷:
唐玄宗在公元732年制曰:“寒食上墳,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現在寒食節已經消失,而清明節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節日流傳至今。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有貴人倫、重親情的特點,春秋祭祀,以時思之,春秋祭祖,符合人們春祈秋報的心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祭祖敬祖的傳統,尊重祖先、尊重祖先創造的優良傳統,這種傳統已經積淀為一種民俗文化心理,成為人們的集體意識。
清明節又與古代消失了的節日上巳節有關。農歷三月三日的上巳節有兩個活動內容,一是人們在春天到來之時到野外踏青嬉戲,一是招魂續魄,召喚親人的亡魂,也召喚自己的魂魄回歸。隨著原始信仰的淡化,上巳節演變成春游的活動,上巳節消失了,這個文化因子在清明節中得到充分的體現。人們在節日里踏青郊游,盡享春光。或家族合歡,或交友團聚,總之在密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增加凝聚力。
清明節的意義:
清明是中華民族祭祖掃墓、緬懷先人的日子。清明前后許多人士都以不同的悼念方式,祭奠先烈英靈,寄托哀思,追懷革命歷史,撫今思昔,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幾千年來,清明節的儀式和內涵不斷演化、不斷整合和不斷豐富。隨著清明節成為我國的法定假日,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體會個中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價值。
執政者把清明節定為法定假日,正是對民意的充分尊重,也是對公權力的尊重。 回顧我們黨和國家走過的歷程,無論是在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和平年代,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無數先烈義無反顧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譜寫了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我們緬懷他們:就是要學習他們那種為了實現理想信念忠貞不渝、拋頭顱、灑熱血,不屈不撓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就要學他們那種模范遵守黨的紀律,一生交給黨安排的高貴品格; 我們紀念他們:就是要象他們那樣為了人民的利益,持有上下求索堅忍不拔的毅力。
今天,我們過清明不只是為了緬懷先人,也不只是為了掃墓。我們過清明節假日,更多的是要通過掃墓祭祀等形式喚起后人對祖先的追思和敬慕,全面體現感恩祖宗、傳承家族榮譽的文化傳統,從而不斷增強凝聚力,同時確保民族的優良文化和共同的記憶,得以代代相傳、萬載永續。以致更好地實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目標。
對于我們中華民族來說,清明節承載的是一種道德、一種文化,始終以國家統一和宗族團結為目的。時代在變化,我們更是要與時俱進,堅持科學發展觀,清明節要寄托炎黃子孫崇敬先人、仰慕先賢的情懷,要起到延續中華民族血脈相連、薪火相傳精神的作用,要表達對先人的感恩以及對先賢先烈風范的緬懷和景仰。
清明節的意義不僅在于對先人的感恩以及對先賢先烈風范的緬懷,更在于團結人心,增加凝聚力。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02-11476.html清明節手抄報古風仙氣
相關文章:
李嘉誠格言語錄11-14
學校心理教育工作計劃最新11-09
營銷創意大賽策劃書12-28
房產贈與協議08-16
《小王子》讀書心得體會11-26
這樣的人讓敬佩初中作文03-12
名人刻苦讀書故事10-19
我心愛的說明文09-21
描寫星空的優美段落摘抄09-14
中國教育考試網2024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證面試報名入口(已開通)11-16
臨安有什么大學10-28
兵臨城下成語解釋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