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烏塔》有感(熱)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烏塔》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和外國不但語言不同,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烏塔》就是一篇這樣的的文章,從中你會感悟到許多。
本文作者講了自己到羅馬去旅游,在青年旅館認識了一位14歲的女孩烏塔。因為烏塔一個人游歷歐洲而談起了教育方式。為了能游歷歐洲,她準備了三年:旅游的花費,她通過親自發傳單、看過孩子等勞務賺得;行程計劃,她通過閱讀有關書籍、畫行程路線圖等來解決。等到了具體目的地,她又通過電話聯系當地警察和家人,來保安全報平安或隨時求助。讀過這篇文章后,我感到非常震驚,一個14歲的女孩竟能獨自游歷歐洲!這不由得讓我想起:平時整理房間是媽媽幫的。買回來的東西型號不對,都是媽媽幫我換的。媽媽讓我去買菜時,去近處還能,可到稍遠一點的菜市場跑一趟就不答應了。甚至還羨慕那些嬌生慣養的女孩,什么事都有人幫。
我還記得《豌豆公主》的故事中講到:一個王子要選親了,可找來找去沒有一個是真正的公主,連國王和王后都著急了。不久后在一個大雨的晚上,有個美麗的公主敲開了國王管家的門,管家有意要考驗她就留她住宿,于是在床最底層的褥子中間放了一顆小豌豆。第二天,公主抱怨說:“昨晚一宿沒睡好,床下有個硬東西一直在攪擾我。”于是王子就和這位女孩結婚了。從故事中卻折射出了中國式的“保護教育”。這樣的女孩長大只能成為一個“公主”,被人保護,不能成事。而與有良好性格的烏塔獨自游歷歐洲相比,簡直......外國人就像一頭野獅,能任意奔跑,而中國人的后代卻被父母“圈養”起來,"野性"就不得以釋放,喪失了該有的生存本領。我羨慕烏塔有自立的品質,有獨立行動能力。她也是一個細心的人,每一步都有規劃,勇敢而又有思想,還敢反駁書中作者在教育上的“錯誤”。
我想,如果我們都改變一下思維方式:教育是為下一代成為一個獨立自主又勇敢的人,那于個人、家庭、社會都是受益匪淺的。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95-5271.html讀《烏塔》有感
相關文章:
公司搬遷通知10-26
小學四年級游記作文11-03
張家界一日游作文07-27
高中第五冊三單元作文:生物鏈的毀壞07-23
夏天的擬人句07-23
五一旅行發圈的自由感滿滿的高級文案05-08
自我介紹應聘播音員11-03
入團申請書優秀10-26
污水處理自查報告怎么寫10-05
天璣9400+游戲神器!REDMI K Pad采用芯片中置架構:高負載不燙手06-18
經典英語英文的名人名言11-09
感恩護士的話語09-06
最新學校老師工作內容的個人總結報告 學校老師工作總結5篇(優質)01-07
采購部年度工作總結 個人(20篇)01-07
幼兒園表揚信05-23
中學教師規范從教公開承諾書02-26
給女友道歉檢討書08-17
防溺水安全家長學生承諾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