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節(jié)選 閱讀答案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節(jié)選 閱讀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節(jié)選)①
陸 游
詩家三昧②忽見前,屈賈③在眼元歷歷。
天機云錦④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
世間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
放翁老死何足論,廣陵散⑤絕還堪惜。
【注】①這首詩寫于紹熙三年作者六十八歲奉祠家居山陰時,是后期之作,總結他中期詩歌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經(jīng)驗。②三昧:訣竅。③屈賈:屈原、賈誼。④天機云錦:古代神話傳說中天上織女所用的織機和她織成的錦緞。⑤廣陵散:古琴曲名,三國時嵇康得異人傳授此曲,后嵇康被殺,廣陵散遂絕。
閱讀題目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人在九月一日夜里閱讀詩稿時有所感悟,于是寫詩談論創(chuàng)作體會。
B.詩人坦率地說,自己和屈原、賈誼一樣,已經(jīng)掌握了詩文創(chuàng)作的訣竅。
C.詩人說世上有才華的人很多,自己的創(chuàng)作水平與他們相比有天壤之別。
D.詩人運用廣陵散絕的典故,意在表達將自己的創(chuàng)作體會傳與他人之意。
16.陸游用“天機云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這兩句形象的詩句向人們傳遞了怎樣的創(chuàng)作體會? 請簡要分析。(6分)
閱讀題目
15. C 【解析】“自己的創(chuàng)作水平與他們相比有天壤之別”理解有誤“秋毫未合天地隔”的大意是:如果對生活和創(chuàng)作的關系認識上有“秋毫”的偏差,其效果相去可能會有“天地隔”之遠。
16.①詩歌創(chuàng)作即使學習(借鑒)古人,也必須以“我”為主,不能食古不化;②詩歌創(chuàng)作需要作者有足夠的生活體驗(實踐),僅在字句上加以剪裁(指注重技巧)是遠遠不夠的。(每點3分,意思對即可)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95-14123.html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節(jié)選 閱讀答案
相關文章:
2025大一軍訓心得體會03-18
高中家長會教育心得范文02-19
撒哈拉的故事讀后感01-19
年夜飯通知01-15
幼兒園大班新學期寄語12-05
形容氣勢大的二字詞語09-28
一次難忘的消防演練作文600字08-31
雨的訴說作文07-23
2025上半年廣西高等學校教師資格理論考試公告(3月10日起報考)01-30
學校實驗室自查報告11-27
電動自行車市場調查報告11-22
個性的勵志語錄07-20
農(nóng)村公路養(yǎng)護工作總結 道路綠化養(yǎng)護工作總結(10篇)10-26
列車乘務員工作失誤檢討書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