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穩,國家才算穩;農民富,國家才算富;全民實現小康,最關鍵的問題在農村。當前,在欠發達地區,實現全面小康的短板在農村,制約全面小康的瓶頸在農業,實現全面小康的關鍵在農民。說:“小康不小康,關鍵在老鄉。”農村變化了、農業發展了、農民富裕了,全面小康自然就能實現。如何抓住欠發達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牛鼻子”?個人認為,結合農村資源和實際,重點要抓三方面工作。
農村的發展在生產
黔西縣愛國民主人士丁揚斌在其文集《四萬萬救國方略》中寫道:“救窮國必須生產,救弱國必須合作。”今天,就發展欠發達地區農村經濟而言,這兩句話依然有借鑒作用。欠發達地區就是“窮和弱”的別稱,從古至今,農村不能去“農村化”,主要經濟來源一直以“生產”為主,農村不同于城市,沒有樓宇經濟,農村的發展不思考生產就是空談妄談。
農業生產的關鍵是要結合自己的資源特質來進行,將農村資源變成資本、資產。農村的資源有土地、山、水、林等,一切生產都要圍繞這些資源,發揮資源優勢,促進經濟發展。
農民的潛力在合作
在當前市場經濟的大前提、大背景下,欠發達地區農民的力量顯得分散,如何破解這一瓶頸,合作顯得尤為重要。
農村的發展,關鍵靠人。隨著農村勞動力老齡化加快,農村青壯年不斷向城鎮轉移,農業生產后續乏人問題嚴重。如何破解這一難題,不僅是解決經濟問題,更是解決社會問題,對農業農村發展和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影響深遠。同時,農民無論是在經濟實力,還是在抗拒市場風險等方面,力量都相對薄弱。分散的薄弱力量如何壯大?解決的辦法就是“積聚”,也就是合作與聯合,這不僅是數學加法,更是哲學辯證思維和方法論。農村人口比例大,只要大家團結起來“抱團發展”,力量就會更加壯大,抗擊各種市場風險的能力就會更加強大。
有了合作,農民的潛力才能發揮到淋漓盡致。尤其在資金上,農民將有限的資金通過入股等方式整合起來,才能發揮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以黔西縣為例,全縣通過廣泛引導農民走合作、聯合的道路,撬動和整合農村資金,促使農民變股民,激活農村經濟發展。
農業的出路在特色
農村要結合資源實際搞好生產,農民依靠合作力量壯大生產,那么,農業的出路在哪兒?個人認為,立足于農村的資源,依托農民的實際力量,農業的出路在生產的精細化和特色化。
農業生產不精細化,其產值不高,效益就會跟不上;農業生產不特色化,其市場需求就達不到。因此,農業的出路在精細和特色。在欠發達地區,精細和特色體現在什么地方?精細體現在品牌、包裝和科技含量上,而特色的關鍵則體現在綠色和健康上。尤其是綠色和健康,這是欠發達地區農村的優勢所在,依托這一優勢,出好資源牌、打好組合拳、走好特色路,欠發達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將大有可為。
農村的生產發展了,農民的潛力發揮了,農業的出路找到了,社會就能和諧穩定,人民就能安居樂業,偉大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實現。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67-401.html生產 合作 特色
相關文章:
商品混凝土運輸合同08-15
車禍賠償協議01-12
北海公園導游詞講解11-30
2024最新夏令營實踐活動心得08-16
以早為話題的作文12-28
初中議論文:遇見12-14
給未來孩子的一封信09-28
那是一次成功的嘗試作文600字09-14
陜西2025年4月第二階段證券從業資格報名時間:4月7日至4月9日04-05
元旦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教案01-03
離婚訴狀范文3篇07-30
詩經蒹葭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8-23
清明節祭英烈活動主題標語04-07
導游服務禮儀的重要性01-07
霸氣十足團隊口號11-02
企業環保宣傳標語09-07
表揚和鼓勵孩子的話語10-05
工作壓力大的朋友圈說說07-20
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總結02-19
質量管理部門工作計劃11-22
個人總結怎么寫體育09-04
最新廚房年終工作總結(17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