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云霧議論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那么一般論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撥開云霧議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撥開云霧議論文1
當你走進一片森林,看見一團厚厚的霧氣,你怯懦了,便放棄了一片世外桃源;但當你勇敢沖進霧團后,卻發現此內別有洞天
越是有智慧的人,越能發現事物的本色。當你成功步入森林后,這突如其來的美麗景色使你眼花繚亂。色彩各異的蝴蝶;嬌嫩美麗的花朵;高聳入云的參天碧樹。不經意間,五彩斑斕的蘑菇引入眼簾,那優美的色彩一下子抓住了你的心靈,便對它的味道充滿了好奇,可你所不知道的是,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卻隱藏著致命的毒素。
所以,對于事物來說,只有你了解了它的本質以后,才能對它深入挖掘,否則,便會適得其反,毒素攻心。
越是有智慧的人,越能發現別人的本色。世界名著《傲慢與偏見》中,只因一次的相見,便使伊麗莎白認定達西是個無比傲慢的人,這個想法在她心中扎根,她便從未發現過達西的優點。直到伊麗莎白家中出事,達西前來救濟,她才真正認識到他傲慢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善良細膩的'心靈。
我們不難想到,如果伊麗莎白一直對達西持否定態度,那么她便會失去一個十分優秀的朋友。
轉念一想,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因為第一次對他的印象不好,便否定了一個人。其實這種否定在一定情況下是正確的,但更多情況下有些偏激。對于一個你從未見過面的人,不了解他的性格,不清楚他的喜好,便一昧的以你眼中的完美人格定位他人,這總歸是不妥的,或許他那天心情不好,亦或許他的性格有些許害羞。所以,只有和他友好相處之后,才可以認定他最終的品行。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各色各樣的事物,形形色色的人,絢麗的燈光總是使我們目眩神迷,在如此這般的璀璨世界中失去辨別的智慧。只有撥開表象的迷霧,了解一個人讓的內在,才能讓我們發現真正優秀的人,了解真正美麗的事物。
撥開云霧議論文2
二戰期間,英美軍方對作戰后幸存的戰機的彈痕分布進行調查。大部分專家認為哪里彈痕多就加強哪里,而統計學家沃德提出相反的結論。正是沃德抓住了問題的本質,沒被表象迷惑,沒被慣性思維束縛了頭腦,終得到正確的結論。
這就啟示我們,要想看到真理的“青峰”,就得撥開表層的云霧。否則就會在表象的混沌中沉浮,不知所向。
然而很多人被慣性思維所掣肘。慣性思維,是經過千百萬年的`錘煉而形成的思維定式。這是把雙刃劍。一方面,會讓你在日常生活中省去很多重復思考的時間,但另一方面,巨大的慣性會讓你只從一個角度去看問題,往往會被表象所迷惑。為什么你看到公交車總是被人擠成沙丁魚罐頭卻依舊虧本,那是因為你只在高峰期搭車。為什么你入住酒店總是客滿卻依舊虧損,那是因為你在旅游旺季造訪酒店。為什么你發現出事故的飛機怎么這么多,這是因為那些安全航行的飛機被報紙忽略。正是慣性思維讓你抓不住事物的本質。欲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只有突破思維的慣性,從多個角度去看待問題,你才能撥開云霧見青峰。
在分析彈痕的過程中,眾多的專家就陷入思維定式:哪里傷害多就補強哪里。他們沒有意識到他們是在幸存的標本中分析,這就跟“公交車”問題、“酒店”等問題一樣沒有考慮樣本的完全而得出錯誤的結論。因為這些部位受到猛烈的打擊的飛機飛了回來,這就說明彈痕多的地方不一定就是致命部位。而那些沒能飛回的飛機就可能是那些幸存飛機上彈痕少的部位受到致命的打擊,這部分數據的缺失讓專家們迷失在表象之中。彈痕專家困在慣性思維里,得出看似正確卻經不起實踐的結論。而正是突破思維定式,從多個角度觀察問題的沃德發現了看似荒謬卻被事實證明的真理。
突破思維的慣性,需要多觀察、勤思考,要從正面反面多個角度分析。從英美專家犯下的錯誤中學習到:全面的大腦、靈活的思維、開闊的眼界才會讓你走出山,跳出界限,才會讓你撥開云霧,見到真理的青峰。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40-29539.html撥開云霧議論文
相關文章:
我獨一無二初三優秀作文01-02
那一次我哭了六年級敘事作文12-05
描寫兔子的作文10-19
小王子讀書筆記摘抄09-07
四年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練習題12-05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原文、翻譯及賞析09-13
小學生歇后語08-31
大一新生女生自我介紹11-19
超市調查報告09-26
安全生產宣傳橫幅標語08-03
小學五年級心情隨筆03-26
夸獎自己的話12-05
英語教師學年工作計劃09-18
端午節的慰問信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