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是褒義詞褒義詞
典故出處
《荀子?議兵》:“故近者親其善,遠方慕其德,兵不血刃,遠邇來服。”
近義詞
不戰而勝、所向披靡
反義詞
血流成河、血流飄杵
英文翻譯
achieve victory without fighting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兵:武器;刃:刀劍等的鋒利部分。兵器上沒有沾上血。形容未經戰斗就輕易取得了勝利。
成語舉例:兵不血刃,就平了廣西省多年的亂黨。(清 張春帆《宦海》第七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定語、狀語;形容未經交戰就取得勝利
成語結構:緊縮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血,不能讀作“xiě”。
成語辨形:刃,不能寫作“刀”。
成語謎面:沒有流血的戰爭
成語故事
東晉的屯騎校尉郭默作戰勇敢,曾與后趙的建立者石勒等作過戰,石勒等都很怕他。但此人一貫驕橫跋扈,把誰都不放在眼里,有一次因為泄私憤竟然殺死了平南將軍劉胤。事后,還大膽偽造詔書,誣諂劉胤謀反,向各州郡通報。這件事暴露后宰相王導怕朝廷無力懲處他,不但不向他問罪,反而加封他的`官職。
陶侃知道這件事后,一方面上書朝廷請求討伐郭默,一方面寫信給王導,要求他采取果斷措施。信中有兩句話寫得非常有力:“郭默殺害州官,朝廷就任命他當州官。難道他殺害宰相,也就讓他當宰相不成!”
王導讀了這封信,受到很大的觸動,便派了陶侃率軍去討伐郭默。郭默深知陶侃領兵作戰十分厲害,聽說他親自來討伐,非常焦急,打算率軍離開江州南下。但陶侃出兵神速,郭默還未離城,陶侃的大軍就已經將江州團團圍住。
郭默想固守城池,但又知道自己不是陶侃對手,怕城破后難逃性命;想開城門投降,又怕朝廷要殺他的頭,真是左右為難。他手下的一名叛將見大勢已去,將他逮捕后開城門投降。陶侃終于不戰而取得勝利,平定了這次叛亂。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38-222.html兵不血刃是褒義詞褒義詞
相關文章:
令我敬佩的人小學作文03-24
觀察豆芽日記01-31
英語作文:A letter to my parents 給父母的一封信12-24
聽話作文300字12-20
2025年9月陜西計算機等級考試時間:9月20日-22日06-30
2024年江西執業藥師職業資格考試準考證打印時間及入口(10月11日-20日)10-20
2024年甘肅中級經濟師報名時間及入口:8月13日至8月23日08-03
中班健康教育活動保護牙齒教案10-16
小孩參加節目有特點的自我介紹01-21
小學食品安全自查報告12-11
接孩子放學的朋友圈文案09-14
農村醫療社會實踐報告08-31
星座書上說雜文隨筆01-12
最佳優秀員工獲獎感言08-23
教師頂崗實習報告10-29
2024年駕校副校長工作總結 駕校副校長述職報告(優質10篇)10-14
2024年供銷產業工會工作計劃 供銷社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7篇)09-28
給媽媽的一封感謝信08-17
實現夢想主題演講稿07-27
五四青年節座談會交流發言稿05-08
車輛冬季換季保養廣播稿12-07
懸崖上的金魚姬有感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