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詩《孤獨的收割人》翻譯譯文賞析解讀
《孤獨的收割人》寫于1805年11月5日,是詩人威廉?華茲華斯游歷蘇格蘭時所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名詩《孤獨的收割人》翻譯譯文賞析解讀,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孤獨的收割人》
華茲華斯
你看!那高原上年輕的姑娘,
獨自一人正在田野上。
她一邊收割一邊在唱歌;
你停下吧,或悄悄他往!
她獨自在那里又割又捆,
她唱的音調好不凄涼;
你聽!你聽她的歌聲,
在深邃的峽谷久久回蕩。
在荒涼的阿拉伯沙漠里,
疲憊的旅人憩息在綠蔭旁,
夜鶯在這時嘀嚦婉轉,
也不如這歌聲暖人心房;
在最遙遠的赫伯利群島,
杜鵑聲聲喚醒了春光,
啼破了海上遼闊的沉寂,
也不如這歌聲動人心腸。
誰能告訴我她在唱些什么?
也許她在為過去哀傷,
唱的是渺遠的不幸的往事,
和那很久以前的戰場?
也許她唱的是普通的曲子,
當今的生活習以為常?
她唱生活中的憂傷和痛苦,
從前發生過,今后也這樣?
不論姑娘在唱些什么吧,
歌聲好像永無盡頭一樣;
我見她舉著鐮刀彎下腰去,
我見她邊干活兒邊歌唱。
我凝神屏息地聽著,聽著,
直到我登上高高的山岡,
那樂聲雖早已在耳邊消失,
卻仍長久地留在我的心上。
【注釋】
赫伯利群島:今譯赫布里底群島,在蘇格蘭北部近海中,當時認為是很遼遠的地方。
【賞析】
這是詩人在1803至1805年間寫的一首詩。當時詩人對法國革命已深深感到失望而向田園生活尋求慰藉。1807年發表《獻給一位高原姑娘》的詩集,《孤獨的收割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這首詩寫詩人路過高岡下的麥田的時候見到一個孤零零的姑娘在割麥子,一邊割一邊在唱,她在唱些什么呢?聽不太清楚,是悲是喜?也難以猜測;但是,歌聲是那么感人,那么動人。路人駐足而聽也罷,悄然離去也罷,這和唱歌的姑娘無關,她只是一心在割麥子,一心在歌唱。全詩明白如話,但是感人之處究竟在哪里卻要細讀才能領略。詩人勾畫了一幅高原曠野的畫面,背景是高高的山岡,灰蒙蒙的天空,山下是錯落的麥田,近處闃無人煙,只有一個孤獨的割麥子的姑娘,這是多么凄涼的情景!姑娘在割麥子,在歌唱,和周圍凄涼的環境形成對照,這非但不能增加生氣和歡樂,反而更加突出了悲愴的情調。也許這正是詩人對社會和人生的感受吧。所以這里描寫的與其說是醉人的田園風光,倒不如說是一片有限的孤寂世界。第二章竭力贊美這歌聲對荒漠中的旅人和遼遠海島上的孤客是何等“暖人心房”,“動人心腸”,實際上是在說詩人在孤寂的人生道路上聽到這種歌聲時感到的瞬間的快慰。第三章是一系列的問號,蘊含著很多人生的哲理,“從前發生過,今后也這樣”,人生是不是就是這樣?第四章敘述詩人已經登上高岡,已經聽不到姑娘的歌聲,但是這歌聲在他心中喚起的思緒和感情使他久久不能平靜,久久難忘。
全詩的情調低沉凄涼,表達了詩人當時的心情。在把豪言壯語當作壯麗事業本身而不提倡深思的年代里,這樣一首低沉然而卻發人深省的抒情詩不受青睞是必然的,但是,社會和人生值得深思的問題難道還少嗎?
作者簡介
威廉?華茲華斯(1770-1850)是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文學思潮的杰出代表人物。“湖畔派”的代表作家。1787年進入著名學府劍橋大學學習,獲文學學士學位。
詩歌風格
1798年華茲華斯與人共同出版《抒情歌謠集》,宣告了浪漫主義新詩的誕生。在1800年《抒情歌謠集》再版序言里,他詳細地闡述了浪漫主義新詩的理論,提出了新的詩歌創作原則。在《孤獨的收割人》中,我們能體會到詩人注重觀察和感受,吸取民歌傳統,運用民間口語,描寫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反映人類的基本情感等,就是他的創作原則的具體體現。他的詩取代了18世紀平板、矯揉造作的詩風,對雪萊、拜倫、濟慈都有影響,為英國詩歌引進了新的內容和語言,開創了新的風格。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24-2199.html名詩《孤獨的收割人》翻譯譯文賞析解讀
相關文章:
含有近義詞的四字成語09-27
4.23世界讀書日文案04-15
家教的社會實踐報告11-16
工地橫幅標語11-02
教導孩子學習的勵志語錄08-08
四年級上冊美術教學工作計劃02-19
幼師實習個人總結感悟10-14
小學班主任競聘述職報告09-16
大學生大賽職業規劃發言稿08-17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標準01-24
公司員工工作證明04-15
甜品創業計劃書08-31
打架保證書150008-15
清明節家族聚會發言稿04-03
初中生的軍訓心得11-28
教育的目的讀書心得體會09-24
幼兒園教師節活動邀請函08-17
成績作文1200字01-09
議論文寫作方法指導12-24
感恩父母的四年級作文09-27
2025中級經濟師考試報名時間7月23日-8月13日 環球中級經濟師云私塾Pro標準版課程!04-22
要當主持人要上什么大學02-06
文科生可以選擇生物專業嗎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