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消息,在手機攝影領域,長焦拍攝一直是各大廠商角逐的關鍵戰場。華為在這方面的探索可謂獨樹一幟。
今天,余承東親自介紹了Pura 80系列的“一鏡雙目”技術,展現出華為在手機長焦鏡頭設計上的非凡創造力。
通常,手機要實現長焦拍攝,業界普遍采用潛望式長焦方案。利用棱鏡使光線在手機內部“拐彎”橫著走,這樣既滿足了長焦距所需的光線傳播路徑,又避免手機機身過度增厚,讓一顆長焦鏡頭能“躺”進小小的手機內部。
但以往,中長焦和超長焦往往需要分別由不同鏡頭負責,這不僅占用大量手機內部空間,還增加了設計與成本的復雜性。
華為的工程師們大膽突破常規,提出了極具想象力的“一鏡雙目”方案。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個鏡頭模組內,通過一個可像電梯般來回滑動的棱鏡像,實現光路的巧妙切換。
后端部分的光學組件可以共用,從而達成同一個鏡頭模組在兩個不同焦段鏡頭間的自如切換,相較于傳統方案,成功減少了四分之一的占用面積。
原理雖看似簡單,實際操作卻難如登天。要在僅有指甲蓋大小的空間內,安裝一部精準且耐用的 “光路電梯”,對器件精密度與工程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
一方面,必須確保這個“電梯”能精準停在所需的近光位置。華為運用業界超高精度的主動對準技術,將精度嚴格控制在8微米,僅為頭發絲直徑的十分之一。
另一方面,一般潛望式鏡頭模組大約有六十多個零件,而“一鏡雙目”方案的零件數量是其兩倍還多。
不僅如此,為保證鏡頭在各種復雜環境下都能穩定工作,它還需經過數萬次的跌落、晃動、高溫、低溫等極端條件測試。
以華為Pura 80 Ultra為例,該技術通過精密復雜的機械結構,將3.7倍中長焦與9.4倍超長焦兩個光學焦段集成在同一顆1/1.28英寸大底傳感器上,徹底打破了傳統多攝鏡頭存在的畫質不一致難題,顯著提升了進光量和成像精度。
同時,鏡頭內部的遮光結構由微米級馬達進行控制切換,并通過雙螺旋自鎖機構固定,該結構通過了18萬次可靠性測試。
“一鏡雙目”技術不僅讓手機看得更遠,還在畫質、空間利用等多方面實現了質的飛躍,引領手機長焦拍攝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46-3008.html余承東科普Pura 80系列“一鏡雙目”:一顆鏡頭里如何塞下兩個長焦
相關文章:
從腦機接口到“月壤成纖”,在上交會感受未來科技的“萬種可能”06-13
經典的哲理語錄76條05-26
工作時間保證書04-07
談戀愛被老師發現檢討書09-06
法制學習心得12-10
邀請函回復函08-02
風雨中的同學情九年級作文01-02
新生入學寄語12-12
古鎮游記作文11-26
描寫女性美貌的好詞10-19
2025上半年安徽中小學教師資格認定公告(第一批次4月7日起 第二批次6月16日起報名)04-08
公共英語課專升本真題試卷11-22
《舟中夜起》翻譯賞析04-15
ip授權范文8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