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5月14日刊發記者吳蔚、張漫子采寫的文章《具身智能開源生態加速“長起來”》。文章稱,從硬件到軟件、從數據到社區,當前在快速發展的具身智能領域,開源已成為主流。業內人士認為,具身智能作為集人工智能、新材料、腦科學等大量前沿學科于一體的綜合性產業,打造開源生態對其創新尤為重要。
在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記者看到工程師正在用適配主流開源框架的最新版本具身算法訓練工具鏈,升級“天工2.0”的運動能力。作為全球首個全尺寸純電驅實現擬人奔跑的人形機器人,“天工”最高奔跑速度已提升至全球領先的每小時12公里,還可在斜坡、樓梯、碎石等多種復雜泛化地形中實現平穩移動。不久前舉行的世界首次“人機共跑”半程馬拉松賽事上,“天工隊”摘得冠軍。
“天工”的快速成長正是得益于其領先的具身智能技術開源體系。事實上,開源正在成為持續推動具身智能技術突破與產業協同發展的強力引擎。
作為國家級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平臺,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已開源通用機器人平臺“天工”、大規模多構型智能機器人數據集和評測基準“RoboMIND”、適配主流開源框架的具身算法訓練工具鏈等。
“在本體方面,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已向行業開放‘天工’軟件開發文檔、結構設計文檔、URDF文檔等關鍵技術資料。”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品牌負責人魏嘉星介紹,截至目前,已有上百家合作伙伴基于“天工”平臺面向應用場景進行二次開發,涌現出“天工行者”等極具應用能力的機器人產品。
記者了解到,開源開放正在成為國內具身智能領域的發展趨勢。在硬件和軟件方面,智元機器人的靈犀X1、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公版機“青龍”、傅利葉的開源人形機器人Fourier N1等也都開放了硬件設計圖紙及核心算法等本體資源包。在具身智能發展的核心要素數據方面,傅利葉、智元機器人等也開源了各自的數據集,包含多種高質量訓練數據和場景。
“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通過聯合實驗室模式,與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在本體開發、具身大腦等前沿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形成基礎研究-技術轉化-產業應用的創新閉環。”魏嘉星介紹,接下來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還將會圍繞具身智能全棧技術生態,逐步開源如基礎強化模仿學習框架、基礎全身運動控制模型等一系列算法與工具,并持續開放和維護更多高質量數據集。
此外,作為開源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具身智能開源社區建設也在提速。重慶市經濟信息委日前公布了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揭榜掛帥”項目(具身智能機器人方向第一批)立項名單。在首批10個項目中,“具身智能開源社區建設與運營”位列榜首,該項目將整合智算算力平臺、模型即服務平臺等6類功能,形成覆蓋機器人研發全鏈條的開放生態。今年4月,北京人形機器人開源社區也已正式上線,通過開放共享核心技術與研發資源,促進全球開發者協作創新、加速行業技術突破,為具身智能產業融合搭建起人才培育、技術迭代和產業落地的基座平臺。
“具身智能開源化已經成為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路線。”北京交通大學中國高端制造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朱明皓表示,開源路線能夠有效降低開發成本,支持更多的跨行業開發者參與場景的融合應用創新,而且可以促進裝備領域快速與人工智能技術融合,裝備用戶能夠根據自身特定需求修改和調整開源模型,快速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推動具身智能裝備的品種開發。
據《2025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產業研究報告》,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2326億元,中國占比超44%。對我國具身智能產業而言,開源路線將有效減少對國外閉源軟硬件生態的過度依賴,形成我國自主的具身智能產業鏈上下游融合生態體系,提升我國在國際具身智能領域的話語權,充分發揮我國最全產業門類優勢,在關鍵領域融合中“換道超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具身智能將充分發揮感知、認知和決策、行動一體化的優勢,將在復雜多變的工業環境中靈活作業,包括醫療機器人、應急機器人,以及具身智能空間站、具身智能深海裝備等,都將成為未來產業的重要環節。”朱明皓說。
朱明皓等業內專家同時提醒,需要注重防范開源導致的數據惡意利用和風險泄露問題,加強具身智能領域數據安全管理,提前開展標準和法律法規研究,推動標準引領具身智能發展。
《經濟參考報》5月14日刊發記者吳蔚、張漫子采寫的文章《具身智能開源生態加速“長起來”》。文章稱,從硬件到軟件、從數據到社區,當前在快速發展的具身智能領域,開源已成為主流。業內人士認為,具身智能作為集人工智能、新材料、腦科學等大量前沿學科于一體的綜合性產業,打造開源生態對其創新尤為重要。
在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記者看到工程師正在用適配主流開源框架的最新版本具身算法訓練工具鏈,升級“天工2.0”的運動能力。作為全球首個全尺寸純電驅實現擬人奔跑的人形機器人,“天工”最高奔跑速度已提升至全球領先的每小時12公里,還可在斜坡、樓梯、碎石等多種復雜泛化地形中實現平穩移動。不久前舉行的世界首次“人機共跑”半程馬拉松賽事上,“天工隊”摘得冠軍。
“天工”的快速成長正是得益于其領先的具身智能技術開源體系。事實上,開源正在成為持續推動具身智能技術突破與產業協同發展的強力引擎。
作為國家級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平臺,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已開源通用機器人平臺“天工”、大規模多構型智能機器人數據集和評測基準“RoboMIND”、適配主流開源框架的具身算法訓練工具鏈等。
“在本體方面,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已向行業開放‘天工’軟件開發文檔、結構設計文檔、URDF文檔等關鍵技術資料。”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品牌負責人魏嘉星介紹,截至目前,已有上百家合作伙伴基于“天工”平臺面向應用場景進行二次開發,涌現出“天工行者”等極具應用能力的機器人產品。
記者了解到,開源開放正在成為國內具身智能領域的發展趨勢。在硬件和軟件方面,智元機器人的靈犀X1、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公版機“青龍”、傅利葉的開源人形機器人Fourier N1等也都開放了硬件設計圖紙及核心算法等本體資源包。在具身智能發展的核心要素數據方面,傅利葉、智元機器人等也開源了各自的數據集,包含多種高質量訓練數據和場景。
“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通過聯合實驗室模式,與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在本體開發、具身大腦等前沿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形成基礎研究-技術轉化-產業應用的創新閉環。”魏嘉星介紹,接下來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還將會圍繞具身智能全棧技術生態,逐步開源如基礎強化模仿學習框架、基礎全身運動控制模型等一系列算法與工具,并持續開放和維護更多高質量數據集。
此外,作為開源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具身智能開源社區建設也在提速。重慶市經濟信息委日前公布了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揭榜掛帥”項目(具身智能機器人方向第一批)立項名單。在首批10個項目中,“具身智能開源社區建設與運營”位列榜首,該項目將整合智算算力平臺、模型即服務平臺等6類功能,形成覆蓋機器人研發全鏈條的開放生態。今年4月,北京人形機器人開源社區也已正式上線,通過開放共享核心技術與研發資源,促進全球開發者協作創新、加速行業技術突破,為具身智能產業融合搭建起人才培育、技術迭代和產業落地的基座平臺。
“具身智能開源化已經成為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路線。”北京交通大學中國高端制造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朱明皓表示,開源路線能夠有效降低開發成本,支持更多的跨行業開發者參與場景的融合應用創新,而且可以促進裝備領域快速與人工智能技術融合,裝備用戶能夠根據自身特定需求修改和調整開源模型,快速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推動具身智能裝備的品種開發。
據《2025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產業研究報告》,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2326億元,中國占比超44%。對我國具身智能產業而言,開源路線將有效減少對國外閉源軟硬件生態的過度依賴,形成我國自主的具身智能產業鏈上下游融合生態體系,提升我國在國際具身智能領域的話語權,充分發揮我國最全產業門類優勢,在關鍵領域融合中“換道超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具身智能將充分發揮感知、認知和決策、行動一體化的優勢,將在復雜多變的工業環境中靈活作業,包括醫療機器人、應急機器人,以及具身智能空間站、具身智能深海裝備等,都將成為未來產業的重要環節。”朱明皓說。
朱明皓等業內專家同時提醒,需要注重防范開源導致的數據惡意利用和風險泄露問題,加強具身智能領域數據安全管理,提前開展標準和法律法規研究,推動標準引領具身智能發展。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46-25.html具身智能開源生態加速“長起來”
相關文章:
新版早安微信問候語38條03-12
送一年級孩子上學的感受句子09-06
《好嗎好的》的經典語錄08-02
2024年麻醉醫生年終工作總結 鄉村醫生年終工作總結(十八篇)09-28
上半年度總結個人09-23
2024年小學考核工作總結報告(九篇)08-17
業績承諾書01-08
公司辭職信11-16
簡單的個人委托書08-16
讀書心得分享主題01-12
十歲生日宴家長發言稿01-10
最新的初中軍訓心得08-16
交通安全培訓的新聞稿07-26
高中生活感受作文02-19
描寫立冬節氣的特點作文400字01-07
竹的精神說明文12-23
永遠的回憶小學作文12-10
西安文科專業排名 文科十大最好專業排名01-19
山西大同大學有三本專業嗎11-01
山西大同大學學費貴嗎 大概招生多少人07-26
三農問題社會調查報告01-03
高中田徑隊訓練計劃09-27
自我介紹四年級作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