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7億多人擺脫貧困,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壯舉。”德國漢學家培高德日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培高德研究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已有30多年,出版了多本專著。上世紀90年代,他曾到北京進修中文。2003年,從德國漢堡大學博士畢業后,他曾參與中德檔案合作研究項目“普魯士—德國與中國”。2010年至2020年,培高德擔任杜塞爾多夫孔子學院德方院長一職。他還曾在北京外國語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從事教學研究工作。
談到與中國的結緣,培高德說,他從小就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古代文明非常著迷,真正學習中文是在奧爾登堡大學開始的。“那時每周一次的中文課,是我‘中國之旅’的第一步。”在漢堡大學讀博士時,他開始致力于古代漢語、現代漢語以及中國歷史、地理和哲學等領域的研究。
“求學時,我去過中國3次。工作以后,我對中國的訪問更加頻繁,每年都要訪問中國數次。”培高德說,“我見證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在中國乘火車旅行需要很長時間,現在高鐵方便、快捷,旅行更加舒適。”培高德說,中國發達的高速公路系統、林立的高樓大廈,還有高校里充滿求知欲的大學生們,都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培高德對中國文化的熱愛溢于言表。“我對中華文明的興趣始于對知識的渴求。我如饑似渴地研究漢學,以便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和歷史。”培高德認為,“當今世界,相互理解與交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重大的政治、經濟問題只能靠各國攜手解決”。他表示,國際社會需要建立彼此溝通、交換意見的平臺。為應對全球性挑戰,中國提出了多個推動世界朝著和平、理解與合作方向發展的倡議,以實際行動推進各領域國際合作。
培高德認為,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未來全球化發展的正確方向,正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及民眾的認同和支持。”展望未來,培高德相信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前景美好。“我目前的工作重點之一是推進德中教育領域合作。我相信兩國相關合作潛力很大。”
(本報柏林電)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46-189.html“相互理解與交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相關文章:
能源轉型成夏季達沃斯論壇熱議話題 中國探索獲高度評價06-26
高考查分倒計時——這些準備工作必須提前做06-23
臺風“蝴蝶”即將來襲,國家防總對廣東海南啟動防汛防臺風四級應急響應06-12
畢業季暖心語錄06-23
童年是什么仿寫句子03-12
最新人生語錄11-18
最新消防日活動總結06-30
2025企業年度總結報告范文05-21
后勤工作述職報告11-19
餐飲店店長年終總結11-01
餐飲勞動合同08-15
一年級廣播稿11-26
初三的家長寄語10-17
沉香救母的故事09-21
元旦的愿望作文07-27
又什么又什么詞語07-23
江蘇的民辦專科(關于江蘇大專學校選擇)10-28
2024下半年四川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準考證打印時間及入口(9月9日至9月15日)08-23
宿州學院學費貴嗎 大概招生多少人07-26
"世界地球日”主題班會教案02-26
幼兒園小班愛清潔講衛生的教案設計10-05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09-23
最新修理廠環保應急預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