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修舊如舊。近年來,不少城市在完善城市功能、保護傳承城市歷史文化等領域持續更新,讓工業遺存蝶化重生,民生功能不斷完善,歷史文化不斷傳承,安全韌性不斷提升。
今年端午假期,位于江蘇常州南城腳牡丹里文創園的這家餐飲店十分忙碌,一年多前,90后創業青年張松開了這家創意燒烤店,平時節假日都要排隊。
創業青年 張松:店鋪有46張餐臺,最多同一時間可以容納220人左右同時就餐。
牡丹里文化創意產業園位于常州老城廂復興發展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中心區域,占地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這里匯集了很多像張松這樣慕名前來創業的年輕人,他們經營的咖啡店、民謠酒館一站式滿足吃喝玩學購等消費需求,目前園區的招商率超過98%。
常州市民 戴舒娜:現在它保留了老廠房的元素,同時還加入了現代元素,吃喝玩樂特別好玩的地方。
曾經機器轟鳴的老廠區,如今飄起了燒烤和咖啡香,現代生活與傳統工業的和諧共生,源自當地探索的“工業遺存+文創商業”新路線,通過建筑活化、功能重構、業態創新“三步走模式”,開啟全面的修繕與翻新,讓寸土變寸金,年接待游客百余萬人次。
常州市天寧區天寧街道辦事處主任 錢濱:既要符合現行規范又要兼顧工業建筑特色,我們通過建立綠色審批通道等方式保障項目順利實施,改造后不僅消除了原有建筑安全隱患,更全面滿足現代商業使用需求。
更新改造的同時,園區也注重工業遺產保護,保留工業遺存建筑5棟,?經歷修繕再利用后,已成為展示近代常州紡織工業歷史和文化的重要場所。目前,園區已經孵化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43家,直接提供就業崗位400多個,間接帶動周邊就業千余人。
曾經荒蕪的閑置空地,如今熱鬧非凡。目前,在常州有三十多處工業老廠房被盤活利用。從“生產車間”更新成為“生活空間”,有效活化工業遺產同時,也實現文創IP出圈。
原標題:《工業遺存“變身”城市生活空間 常州老廠聚集區變身網紅打卡地》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施薇
本文作者:央視新聞客戶端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46-1437.html工業遺存“變身”城市生活空間 常州老廠聚集區變身網紅打卡地
相關文章:
房地產營銷工作方案01-30
初中七年級數學教師教學工作總結(5篇)08-19
辦公室文員實習報告08-17
雙11活動策劃書11-27
服裝品牌策劃書方案09-27
愛幼兒園的發言稿03-26
軟件工程師的簡歷最新11-24
設備主管的個人簡歷09-27
《項鏈》讀書筆記12-10
假如人類有一雙翅膀的300字作文12-05
中國古代的文學常識09-27
狐貍與烏鴉童話故事作文07-23
2025年山東一級建造師報名費用及繳費時間:7月1日-7日06-07
2025上半年貴州中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時間、科目、流程及大綱(5月17日-18日)05-20
2024年黑龍江執業醫師醫學綜合考試二試報名時間及報名入口(9月24日24時截止)09-23
《柳?曾逐東風拂舞筵》翻譯賞析12-14
世界環境日手抄報簡單06-02
教師應聘寫自我介紹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