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手抄報圖片(精選16張)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手抄報吧,手抄報能有效激發我們的創新意識和求知欲望。那什么樣的手抄報才是好的手抄報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立夏手抄報圖片(精選16張),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立夏手抄報圖片
立夏作文
雨還在下,滴答滴答,仿佛時鐘般規律。細細傾聽,柳樹抽枝的聲音,新葉展開的聲音,花果生長的聲音,猶如一幅傳承千年的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了。
節氣輪轉,萬物生長。
天氣已經開始微微轉熱,田間的農民已經開始為不斷臨近的收獲季節開始準備,田間縱橫的水稻,奮力攀長,已經高昂起它們驕傲的頭顱,看到了它們不斷奮進、不斷奮發的未來。
云銷雨霽,一身蓑衣,蹲在田坎上的老人捋了捋斑白的胡子,微微地沉吟:“‘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立夏,又來了啊。”
極目遠眺,暮色蒼茫,回想起自己的曾經,點點滴滴,或愛,或恨,或迷茫,或奮斗,他歷經大起大落,命運兜兜轉轉,最終又回到了原點――這個偏遠的小村莊。忙忙碌碌,漸漸習慣,今天重復著昨天,但又有了新的模樣。
轉頭望去,臨近的山坡上,當初黃土滿目,如今郁郁蔥蔥的橘樹鋪滿了半山腰,薄暮中,猶如一襲青紗,披在老人佝僂的背上,柔和又莊嚴。每年,立夏如約而至;每年,老人懷著一種尊重而虔誠的心情來到田坎上,聽田間的螻蟈在聒噪,看泥土中蚯蚓在忙碌,瞧山坡上橘樹在攀長……多美妙的節日啊,立夏至,萬物生。生命最璀璨的時刻不在于永不凋落,而在于凋落后總能再度生長,四季更迭,節氣輪轉,還有那在命途起伏中毅然前行的人們不都在奉行著這自然之理嗎?
一個萬物生長的時段,又來了啊!一個剛剛從嚴冬中復蘇的世界,就這樣,被生長的熱情狠狠地擁抱住了。
老人挺了挺佝僂的脊背,想起了他的孫子,在城中讀書的孫子,置身圍城、埋頭書桌的他能否感知大自然的變化、節氣的變更,感受到立夏的來臨呢?一定可以吧!老人想。
有人說城市中充斥著鋼筋水泥,日子被格式化,節氣的變更,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在這里是不能被體會到的。可我不這樣認為。老人的孫子想。
透過書桌前的窗玻璃望去,繁華中人來人往,混泥土道路上的行人漸漸奔忙起來了,寫字樓里的白領漸漸活躍起來了,上下班途中的地鐵乘客,也漸漸擁擠起來了――城市,這座鋼鐵巨獸體內的血液,漸漸從春季的涓涓細流,化蛹成蝶,變成海洋上的滾滾怒濤了,連空氣中的塵,城市中的霾竟也多了這么一絲明亮。立夏至,城市的氣息變得更有活力了,城市的光芒變得更加璀璨了。
孫子的嘴角微微上揚,古稀之年的爺爺會不會感到這股生命力呢?此刻,是不是正如往年一樣在田坎上感受這股立夏之氣呢?一定會的。他這樣想著。于是,不知不覺間低吟起小時候每到立夏跟著爺爺走在田坎上邊走邊念的語句――“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
立夏至,萬物生,宣告了世界由溫柔向熱情的轉變。從鄉村到城市,從長者到少年,都增添了一股源遠流長的活力;節氣的密碼融解在人們的血液里,成了這個民族獨有的文化基因,生生不息。
立夏詳細解釋
是指二十四節氣中排行第七個的時令,太陽黃經為45°。今年它在公歷的5月5日,星期三,農歷的三月二十四。立是開始,夏是夏天,有夏天的開端之意。不過夏也有“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長大了。許多人還以當天的陰晴測一年的豐歉,認為這個節日最好下場雨,不然便會“立夏不下,旱到麥罷”、“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
有何氣候特點
整體來看,我國各地區氣候差異還是相當大的,平均氣溫在18至20℃上下,南部會到達24℃以上,體感會炎熱一些。立夏前后,只有福建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會真正進入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帶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適時灌水仍是抗旱防災的關鍵措施。該節氣過后,江南地區開始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強對流天氣也比較多,雷雨現象也不少,出門要注意攜帶雨具。
立夏物候特征
立夏第一候,螻蟈鳴。螻蟈,螻蛄也,適宜溫暖潮濕的環境中,隨著螻蛄的鳴叫,夏天的味道濃了。
立夏二侯:蚯蚓出,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陰物,生活在潮濕陰暗的土壤中,當陽氣極盛的時候,蚯蚓也不耐煩了,出來湊湊熱鬧。
立夏第三候:王瓜生。王瓜是華北特產的藥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時節快速攀爬生長,于六、七月更會結紅色的果實。
我國古人將立夏時節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初夏時節,天氣逐漸炎熱,青蛙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蚯蚓也忙著幫農民們翻松泥土,王瓜的蔓藤和鄉間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出土日日攀長。這三個物候現象顯示出,進入夏季,氣溫大幅度升高,動植物進入了旺盛的“夏長”時期。
立夏之日,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為18~20℃,仍是春季,一般只有海南、廣東、廣西、云南進入夏季。黑龍江中部地區到6月底才進入夏季。
此時的華南進入了前汛期的盛期,暴雨具有連續性、廣泛性和猛烈性等特點,在兩廣的珠江水系和福建的閩江水系,年最高水位往往出現在這一時段,民間有“立夏、小滿,江滿、河滿”的說法。初夏后,是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而且這時期雨水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后收成關系密切。農諺說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碓頭無米。”民間還有畏忌夏季炎熱而稱體重的習俗,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早在古代的君王們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雖然在現代社會里,氣候對人們的影響逐漸變小了,除了特別的災害天氣外,唯一和人們息息相關的,就是身體的保健了。在立夏節氣里,我們要開始防曬和防暑,多喝解暑的湯粥,飲食盡量清淡一點,以充沛的精力和飽滿的情緒來迎接火辣辣的夏天。
本文鏈接:http://www.svtrjb.com/v-102-11888.html立夏手抄報圖片
相關文章:
最新教師團隊口號11-30
農村水污染的應急預案10-26
夏季高溫防暑應急預案10-05
二年級學生新學期學習計劃07-26
理想與信念的好句好段摘抄10-11
企業黨建工作總結十一篇08-09
2024年洗浴月工作總結計劃(通用9篇)08-09
高中物理教研組工作計劃07-26
喝酒保證書08-27
口腔醫學專業求職信07-16
團干培訓800字心得02-25
女職工演講稿11-04
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08-31
青春奮進新時代演講稿08-27
《小攝影師》續寫作文12-24
父愛的排比句07-23
2024年廣東中級銀行從業資格考試準考證打印時間:10月21日08-26
各省高考分數線最高和最低分別是哪省? 西南林業學校電子信息幾分能錄取二本08-22
文言文《琵琶行》特殊句式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