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班會的有效設計與實施心得體會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大家肯定對各類主題班會都很熟悉吧?主題班會以提高知識、發展個性、愉悅生活、促進良好班風形成為目的。你都參加過什么類型的主題班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主題班會的有效設計與實施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主題班會的有效設計與實施心得體會1
作為班主任而言,班會課是教育學生的主要途徑之一。在遲老師的《主題班會的有效設計與實施》一文中,系統闡述了班會課的相關知識,尤其是針對如何上好主題班會課的,進行全方面、全過程,細致的講解,讓我受益匪淺。同時也感到上好一節班會課是不容易的。通過學習我有以下收獲:
首先,班會有固定班會,臨時班會,主題班會三類,其中主題班會的內容是比較集中的,指向單一,目的性最強,因此也是德育的主要方式。
其次,我了解到了主題班會的類型,功能以及實施原則等理論性知識,同時也從主題班會的設計和具體操作等方面學習到了方法和技巧。從主題的選擇,到組織實施的工作方法,再到總結提升,深化主題,每一步都圍繞著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才能激發學生情感,進而產生共鳴,以達到轉變學生的態度,使其接受班會所傳達的信息的目的。
最后,班主任在主題班會中的主導作用,需要完美的體現出來,無論是內容的確定還是過程的掌控,都需要班主任進行指導,因此這對班主任自身也有三個要求:
一、要有科學的教育理念;
二、平日里要注重相關知識和素材的積累;
三、在實踐中要有智慧和創造力。
總而言之,主題班會就是根據德育目標,由班主任運用相應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去迎合學生的需求,進而感染學生,達到轉變學生的態度,主動接受德育影響的過程。同時,結合班主任的駕馭能力和創新能力,這節課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會將以上學到的方法和技巧,積極地運用到主題班會課上,使班會課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主題班會的有效設計與實施心得體會2
1、遲希新教授在《主題班會的有效設計與實施》一文中說:班主任的教學理念決定著他怎樣理解教育的本質,科學的教學理念是班會成功的前提條件,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必須求真務實、與時俱進,始終把育人作為為人師的終極目標。因而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將育人的目標定位為先成人,再成材。這要求我們要以育人為本,要把德育放在首位。教書育人重在思想,治病先醫腦。班主任要深入學生中去,與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溝通,情感上的交流。
2、班會取得成功的另外一個因素是教師的知識結構和該主題班會有關的知識儲備。這就對班主任提出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必須是一個愛學習、善積累的老師。厚積才能薄發,觸類才能旁通。總之,作為一名班主任,要做一個有心人,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己整合多種教學資源和技巧的能力,才能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做到得心應手。
主題班會的有效設計與實施心得體會3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大家都清楚蒲松齡寫《聊齋志異》的故事吧!廣泛的搜集素材,才能有實力的干好一件事。今日拜讀了遲希新的一篇文章,讀后讓我深深感受到。開好班隊會必須要有素材。沒有素材便成了無源之水。處處留心皆學問,平時班會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日常主題、政治主題、階段性主題、節日性主題、偶發主題。當了近20年的班主任,以自身的'工作經歷來談一談開好班隊會的幾點體會。
其一,我認為班主任必須是個細心人。留意國內、國外、社會上、省內、學校內外,身邊所發生的事,有選擇地最大限度地將其運用到班會中。要有一部照相機,隨時拍下自己認為有意義的圖片,打包分類,一天,兩天,時間長了,素材就會越來越多,想開什么主題的班會就輕松容易了。尤其是班內孩子的表現,一個善舉,不為她知的情況下拍下來放在大屏上,孩子會越來越優秀,賞識教育的力量不可小覷哦。班主任要忙點,做優秀的班主任更要忙點,孩子會在你的影響下有更大的進步。觀察到某個孩子這幾天情緒不對了,就要找其談話,詢問原因,對癥下藥,當這一個個問題解決后,怎能是“幸福”二字能形容的?
素材準備好了,在實施過程中,作為班主任要有駕馭班會的能力。這就要求班主任老師知識淵博,能力超強。要想知識淵博就要多學習,多看書。靈活運用書上的東西,從失敗中總結經驗繼續前行。能力可以慢慢地去鍛煉,多向身邊人學習,與優秀團隊為伍,見識廣了遇到偶發事件也能恰當處理。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學生。現在作為班主任不僅僅術業有專攻了,哪一方面都要涉及到。其實這也是對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學習,永葆熱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最后要整理班會材料,總結經驗,以備下次借鑒,堅持做下去必定會有成績。
因為喜歡,所以熱愛,在以后的班隊會工作中,我要朝著自己心中的那個夢想前進。把班隊會開的豐富多彩,扎實有效,讓班隊會成為我和孩子們共同成長的地方。
主題班會的有效設計與實施心得體會4
讀主題班會的有效設計與實施讓我對主題班會的了解更加全面和完整。從班會的特點與類型到主題班會對班主任的要求;從從主題班會設計與實施的三階段到主題班會設計與實施的四原則;為我們在設計與實施主題班會的路上指明方向。指明了在設計一節主題班會時我們要做什么?怎么做?
讀到“班會設計和實施的基本原則”時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原來自己在設計主題班會時恰恰是缺乏這些必須要堅持的基本原則:1。計劃性原則2。針對性原則3。整合性原則4。創新性原則。
首先是計劃性原則。開學初始我們就要像寫學期教學計劃一樣將計劃主題班會納入我們的日常工作之中,這樣才能構成一個層層推進、螺旋上升的課程體系,全面系統的對學生施加影響,避免產生隨意性和零散性。第一次月考剛過我班進行了第二次排位,為了使重組成員更好的融合,了解團隊合作共贏的重要性,我就開了一個“團隊”為主題的班會。可在學期開學第一次班會上就開了類似班會,只是形式和素材不同而已,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卻具有重復性,沒有宏觀計劃更無系統性而言,對學生產生的影響也是片面的。其次是針對性原則。班會主題必須具有針對性,針對班級中現實的教育問題,已解決具體問題為出發點,有的放矢集體教育,省時高效的解決班級當前或現階段的問題。班會主題和具體實施方式的選擇也必須具有針對性,主要是關注學生特定年齡段的階段性特征,以學生的認知和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為依據。小學生天真可愛情緒外化,比如孩子們相信圣誕節圣誕老人會給表現棒的孩子派發禮物,喜歡看動畫片,喜歡玩等,而中學生處于少年期是一個充滿矛盾的發展階段。對孩子的'階段性心理要有一定把握,選擇適合的方式才能更好的直達孩子內心,產生預期效果。第三是整合性原則。主要包括兩方面: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整合;媒體演示和語言解說的整合。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題作用又體現在多個方面如:班會主題的選擇,班會實施過程,班會重要環節。自己在設計班會時往往只考慮了實施過程中的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行,單一注重開展過程中學生都有有事可做,全部參與。媒體演示和語言解說的整合是被我忽視的一個角落,往往認為放給學生看就可以了沒有結合圖片或視頻片段進行積極的言語解說,引領學生的理解方向和加深學生的理解深度。第四是創新性原則推陳出新讓班會具有生命力,讓班會具有吸引力。
總之,我們只有準確把握主題班會的特點與類型,明晰主題班會的事實階段和原則,才能使其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主題班會的有效設計與實施心得體會5
仔細拜讀了遲希新老師的:主題班會的有效設計與實踐一文,我深深地感到主題班會是班主任更好的管理好班級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在班會的舉辦和實施過程中,對班主任的整體素質也具有較高的要求。如何改變主題班會課只是對學生進行道德上的灌輸而引不起學生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改變班會課只是班主任進行簡單的說教而對學生的價值觀沒有絲毫影響的這一現狀。這就要求班主任不但要具有科學的教育理念、豐富的知識結構及班主任對主題班會相關知識的儲備。而且要求班主任具有較強的設計能力和實施中的實踐智慧。只有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才能避免方法上的強制與灌輸,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激發他們的道德動機,喚起他們的情感共鳴,進而改變他們的道德行為,是他們這正成為道德的構建者。大量素材的.搜集與積累能力以及班主任對具體主體的分析與綜合能力決定了班主任能不能在實施過程中更好的把握主題,引導學生深刻的體驗主題,并最終提升主題。這樣才能使班會要解決得問題更鮮明,使學生更清清楚班會要達到的目的。班主任較強的設計能力和實踐智慧是班會取得較高水平的重要保證。班主任是整個班級的“領頭羊”,而主題班會是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一課,要想使自己的班級管理風生水起,班主任就要在班會上下功夫。這就要求班主任大量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取百家之長為我所用。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應用和整合能力。